主办:中共南平市延平区委宣传部
承办:南平市延平区融媒体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延平新闻网 > 专题 > 共建美丽延平 > 正文

建设美丽乡村 打造宜居棚下

2014-12-31 11:29:20  作者:江越   来源:延平新闻网   责任编辑:延平新闻网

 

一片统一规划的联体“别墅”,既有“高大上”的外观,又能满足三世同堂的居住需求。近日,塔前镇棚下新村的建设正火热进行中,20余栋农村别墅宅主体已全部完工,室内外给排水、电路管网、道路硬化等公共配套设施正在紧张施工中。延平区塔前镇棚下村是二星级美丽乡村,经过半年多以来的紧张建设,目前已芳容初显。

  今年以来,塔前镇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共建美丽延平,推动绿色发展”的决策部署,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我镇打造美丽塔前的重点工作来抓,健全组织、突出重点、强化投入、创新机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村庄有规划

  今年以来,塔前镇积极采取多项措施,推进规划成熟的棚下新村建设。目前,棚下新村农户自建房已完成主体工程,进入室内装修阶段。据了解,原棚下村民建房用地紧张,建房缺乏统一规划,影响乡村长远发展,塔前镇政府高度重视棚下村的建设工作,对棚下村未来的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进行思量,合理规划棚下新村,棚下新村采用雨污分离设计,地埋式污水处理,中心道路20余米宽,两边及中间留有绿地,目前道路硬化正紧张进行中,绿化美化工程也将在随后进行。

  二、环境美如画

  依托美丽乡村建设,棚下村公共设施、乡村道路、环境卫生等进行了一系列提升。两块绿地已纳入美丽乡村项目建设中,目前已完成土地征迁及填方平整。大力开展农村道路整治提升,入村主干道已完成拓宽,新村道路硬化将在本月内完成。垃圾中转有保障,棚下村纳入集镇垃圾清运范围,150余个垃圾桶布置在全村各个角落,全村垃圾有效杜绝乱扔拉倒现象。保洁机制长效化,为使农村卫生保洁长效机制真正落到实处,村两委干部走访入户收保洁费,共收缴保洁费293户,17580元,常住户收缴率达100%,争取上级保洁费补助,认真组织开展了卫生保洁长效机制,真正落实保洁员待遇,提升清扫保洁质量。

  三、产业特色化

  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棚下村着力培育主导产业,抓好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当地产业优势,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棚下村引进槟榔芋和黄栀子种植,成立利农果蔬专业合作社,该社带动塔前镇塔前、西洋、大坑、赤坑、石伏、石城等6各村开发槟榔芋种植,总面积达800多亩,亩产量2500斤,产品远销福鼎等地。棚下村还有百合花种植基地和黄栀子种植基地,围绕“百姓富、生态美”,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抛弃养猪业 淘金花卉业

延平区养猪大镇炉下转型发展绿色生态种植业,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本报讯 (本报通讯员 詹国兵 柯仙炉 赵金后 陈妍洁)25日,笔者在延平区炉下镇田头村的草皮种植基地看到,工人们正在将草皮铲收,准备销往三明等地。“像我身边的这一捆总共是1平方米,批发价是5元钱,供不应求。”一位工人介绍说。

  这个草皮种植基地是炉下镇田头村农民陈文创建的,种植面积200多亩,年可培育马尼拉草皮30多万平方米。它是目前闽北规模最大的草皮种植基地。

1999年底,陈文从部队退伍回乡,当时正值延平区养猪业发展的鼎盛时期,他就选择了从事养猪业的中介服务,每年可以赚10多万元,这在当地算是不错的收入。那么,他为什么还转行种植草皮呢?“我就想养猪对环境污染比较大,我觉得也不是长久之计,我就想做绿化苗木这块保护环境,慢慢改行经营绿化苗木行业。”陈文说,当时,他只是承包一些小绿化工程,从外地购买草皮。2009年,陈文看到村里有一片荒田,他就以一亩400元的租金向村民租赁过来,成立了延平区东方园花卉有限公司,自任经理,开始正式转型规模种植草皮。但由于村里的农民大多数都还在养猪,当地人不愿意做这个事情,观念还没转变过来,工人不好找,种植草皮遇到不少困难。还有一个就是由于当地人把地大都用来养猪,地不好找。

可如今,这个局面扭转了。随着镇里畜禽污染整治力度的持续加大,当地农民开始从污染严重的养猪业转移到生态环保种植业上来,田头村村民陈木花就是其中之一。她家的猪栏拆除后,把2亩多的荒田租给陈文种植草皮,自己就到基地来打工,一举双得。她来这里打工很方便,做饭时间到了可以回家做饭,一家老小照顾的到,比起养猪轻松多了。

“农户把田租给我以后,他们还可以到我这公司来上班、打工,就等于像在家门口就业一样。工资我们当天兑现,男工130元,女工90元。”陈文告诉我们他吸引员工的做法。

镇领导告诉我们,该镇曾是全国闻名的母猪生产基地,最高峰时,母猪存栏2.6万头,年出栏商品猪20万头。但无序发展的养猪业给闽江流域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近几年来,当地政府狠下决心进行整治,拆除了一批养猪场,减少了污染源,同时,积极引导鼓励农民转型发展绿色生态种植业,该镇除了草皮种植基地外,还建立了百合花种植基地和绿化苗木种植基地,流转盘活了数百亩荒田地,引进花卉苗木公司、西诺球根公司、百合花专业合作社等企业入驻,培训当地专业技术人员,带动农民种植种植花卉苗木,增加农民收入。

  在该镇的绿苑花卉基地里,基地负责人林明优说,他的十多位工人也都是当地的农户,而且大部分是从养猪业转入苗木种植这一块。

目前,延平区炉下镇已有65户养猪户转型发展绿色生态种植业,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更多>>延平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地址:南平市延平区滨江中路461号
办公电话:0599-8807868   E-mail:ypqxcb@163.com  闽ICP备12013949号-2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40901号
延平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38603   举报邮箱:ypxw6161267@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闽公网安备 35070202100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