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世文:无私无畏的办案标兵
2015-03-05 11:17:45 作者:曾兴冰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延平新闻网
|
“刑事审判担负着惩恶扬善,匡扶正义的神圣职责,一名刑事法官,就应当不枉不纵,无私无畏,一身正气。”南平市延平区人民法院刑庭庭长郑世文从事刑事审判工作15年,审理了1200多件案件,这个准则从来没有被打破过。2月27日,笔者获悉郑世文于近日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法院办案标兵”称号。 刚正不阿 只为捍卫公平正义 2014年4月28日,延平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一起被告人数多达76名的特大组织、领导传销活动、非法拘禁案,判决书多达130多页,宣判历时3天,76名被告人逐一到庭接受宣判,其中被判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便有4个。一审宣判后,被告人纷纷上诉。7月23日,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涉案250多人,遍布18个省、区、市,涉及非法拘禁犯罪78起,非法所得达102万余元。2013年7月,该案被延平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此次案件卷宗达100余卷,叠起来足足有3米多高,这不仅是一场硬仗、更是一场持久战。该案的审判长正是郑世文,案件的审理容不得半点马虎,在长达10个月的案件审理过程中,郑世文带领他的团队接受了常人难于想象的挑战。 在保证日常案件审判照常推进的同时,为了尽快把这起特大案件审查清楚,理清76名被告人的罪行,确保每名被告人量刑适当,郑世文和他的同事几乎每天工作都在15小时以上,办公室就是家,饿了,快餐应付一下;困了,就趴在桌上打个盹。 2014年2月中旬,该案进入庭审阶段,庭审整整进行了4天,郑世文每天早晨提前1个多小时到庭准备,中午只休息半个小时就继续开庭,晚上还要挑灯夜战,整理归纳第二天的庭审要点。 该案的公正判决,有力震慑了传销犯罪分子。令郑世文感到欣慰的还有,判决生效后,不少被告人表示要感谢政府,感谢法院,是法院的公正判决使他们如梦初醒,并彻底看清了传销犯罪的本质。 侠骨柔情 只为案结事了人和 刑事审判法官给人们的印象往往是“不苟言笑、冷酷无情”。其实不然,法庭上的郑世文虽然冷峻,但是生活中的他也有 “柔情”的一面。 2013年2月4日,是农历的小年,也是立春的日子。这一天,林某从看守所回到了阔别数月的家,同妻儿共享天伦之乐。在此之前,林某的家毫无家庭气息,伴随全家老小一起度过的,全是吵骂声和打砸声。 2012年底,林某因犯故意伤害罪被提起公诉,郑世文在审理该案时发现,被害人与被告人系夫妻关系。2012年4月的一天,因家庭纠纷引起,丈夫一气之下把妻子打翻在地,导致妻子骨折,经鉴定属轻伤。 这是一起典型的家庭暴力案件,公安、检察机关考虑到还有一对年幼的孩子需要父爱和母爱,被害人属轻伤,没有造成其他社会危害,对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当案件移送到法院时,受害人却书面指责被告人长期对其实施家庭暴力,对两个孩子没有尽到抚养义务,强烈要求法院立即把被告人收监,否则就以死相逼。 为了缓和矛盾,安抚被害人情绪,法院依法逮捕了被告人。如果依法把被告人一判了之,这个原本就摇摇欲坠的家庭瞬间就会坍塌。对案件进行审理后,郑世文决定挽救这个家庭。 郑世文先后走访了被告人的父母、兄弟姐妹,被告人所在地的乡镇、村两委、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门。了解到这对水火不容的夫妻曾经有过幸福的生活,他们是在外地打工时相识并相爱的,遗憾的是他们生下的两个孩子患有视力疾病。 被告人之前是一名大货车司机,有着相对稳定的收入。被害人与公公婆婆关系紧张,加上两个孩子都有残疾,被告人感到对生活失去信心,开始了堕落的生活,整天泡在赌场上,并慢慢染上了赌瘾。很快,这个原本和谐的家庭变得一团糟,脾气暴躁、性格倔强的林某动不动就把拳头挥向老婆。 走访调查之后,郑世文没有采纳被害人严惩被告人的意见,而是多次组织调解,帮助这两个孩子找回温暖的家。2013年1月11日,延平法院刑庭调解室,郑世文召集被害人、被告人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围坐在一起,调解过程中,郑世文释法析理,深入浅出地说服双方要为了孩子着想,并答应帮教林某改掉赌博和家暴等恶习。经过郑世文的多次调解,双方最终冰释前嫌,言归于好。 2013年2月4日,判处缓刑的林某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中,到家的第一件事,就给郑世文打电话,表示今后一定要珍惜家庭、珍惜妻儿,绝不愧对法官的良苦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