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中秋】中秋国庆期间致全区居民的一封信
2021-09-19 15:43:54 作者: 来源:延平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 责任编辑:肖练冰
|
广大居民朋友:你们好! 当前,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复杂多变,尤其是9月10日以来,莆田、泉州、厦门等地再次发生本土疫情,疫情防控形势愈加严峻。“青山一道,共担风雨”,请广大居民朋友高度重视本轮疫情传播风险,加大防范意识,确保平安度过“中秋”“国庆”两节。 一、倡导就地过节 提倡“中秋”“国庆”假期非必要不流动,全体居民原则上不出南平,家在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的务工朋友不回乡,就地过节更安心。非必需不前往莆田、厦门、泉州等中高风险地区或有病例报告地区。确需前往的,出发前、入(返)延后,请务必向所在社区(村居)和工作单位报备,并做好个人防护,准确记录好自己的活动轨迹。入(返)延后,主动接受社区健康管理并按要求进行核酸检测,主动配合落实防控措施。 二、减少人员聚集 两节期间,按照非必要不举办的原则,暂缓组织举办各类大型聚集性活动,鼓励各单位开展线上会议、培训工作。如确需线下举办50人以上会议、培训等活动,须报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审批并报备参会人员名单。居民家庭不举办聚餐等聚集性活动,劝导民众不串门、不聚集、少外出,宣传和倡导移风易俗,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确需举办的,按照“谁举办、谁负责”原则,需向行业主管部门提前报备,各酒店、餐馆和个人一律不得承(举)办50人以上宴席、聚会。50人以下聚餐要实行实名制、分包间进行,不得在大厅举办,每个包间不得超过10人,同时将参与人名单留档备查1个月。同时做好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由承办单位承担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农村宴席、聚会参照管理。 三、加强返乡人员管理 全区居民朋友要认真履行疫情防控个人责任和义务,遵守我区疫情防控有关规定。凡从中高风险地区入(返)延人员,要提前24小时向所在社区、村(居)、酒店和行业主管单位报告,严格落实闭环管理措施,配合疫情防控部门自觉遵守防控措施,期间不聚集、不串门。 各乡镇(街道)要落实属地责任,乡镇(街道)、村居(社区)对入(返)延人员实行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做好登记造册、健康监测和异常状况处置等工作,并按要求开展核酸检测。其他人员应当持健康通行码“绿码”出行,在体温正常且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有序流动。 四、主动进行疫苗接种 当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秋冬季节马上来临,最有效防止新冠肺炎病毒的办法就是接种疫苗,请尚未接种第一剂疫苗的人员尽快前往接种,已经接种第一剂疫苗且时间间隔达到21天的人员尽快接种第二剂疫苗。 五、强化重点场所管控 公共场所业主单位要切实履行疫情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持续做好火车站、汽车站等交通运输场站,宾馆酒店、餐饮、景区景点、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人员聚集场所,养老福利机构、监所、学校、幼儿园、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等特殊场所,影剧院、酒吧、KTV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闭式场所的戴口罩、测体温、“三码联查”(即查健康码、行程码、疫苗接种标识码)等疫情防控措施。即日起,全区社会麻将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暂停开放,校外培训机构所有线下培训活动暂停开办。KTV(每间不得超过10人)、网吧、影剧院等室内活动场所,宾馆、酒店、民宿等提供住宿的场所及景区、景点、宗教场所要落实“三码联查”、实名登记制,在及时向社区(村居)通报重点地区人员信息的前提下,同一时段接待量不得超过满负荷的50%。 六、养成科学防护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自我个人防护,养成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不扎堆、一米线、用公筷、分餐制等良好习惯。时刻关注个人和家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要规范佩戴口罩并及时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或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和排查,并如实告知个人旅居史、接触史,就医途中要做好个人防护,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七、严肃法律责任追究 对违反疫情防控有关规定,不按要求如实报备、报告,不遵守防控规定,造成疫情传播风险的,将严格依法依纪依规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 衷心感谢广大居民朋友的全力支持与配合!祝你们佳节平安健康,吉祥如意,心想事成! 延平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 2021年9月1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