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南平市延平区委宣传部
承办:南平市延平区融媒体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延平新闻网 > 乡村 > 正文

[赤门乡]大山里孕育的新希望

2022-06-13 11:32:51  作者:   来源:   责任编辑:延平新闻网

花园般的村貌和重现生机的农田,让我看到了大山里孕育的新希望。”在赤门乡前坪村,村民罗年铨万分感慨。

前坪村距离市区70余公里,却有480多个弯,颠簸近两小时才能抵达。村经济基础差、人口外流、山垄田荒废等。但是这几年,在村两委的带领下,积极探索“强村之路”,创新“地租模式”,让村子重新焕发生机。

前坪村的变化只是赤门乡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赤门乡党委政府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夯实基础、细化措施,抓好示范引领,全面提升整体工作水平。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村民开启乡村振兴之路的大门,通过有效治理,着力打造农村要美、农民要富的精神故乡。

墨迹晕染分割线

村干部勇当排头兵 为村民搭出“创富路”

▲▲▲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让身处在第一线的赤门乡乡、村干部看到了农村发展的希望和机遇,更看到了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他们把思想统一到“想干事”上、把能力体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落实到“干成事”上、把修养反映在“善共事”上,力争当好农村建设事业的排头兵。

罗年铨和他人合作创立了“太宝山”水果合作社,经营没多久,就因资金链短缺、劳动力不足,变得难以经营。前坪村村两委干部四处取经,多次邀请专家前来村里出谋划策。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研究决定充分利用荒芜的山垄田,采用“地租模式”发展农业经济。合作社以每年50公斤稻谷的市价折算租金,向村户租用田地,再由村集体投资入股,有意愿的村民也可凭借手中的土地入股合作社。钱有了、人多了,合作社新开垦百余亩荒废山垄田,种植脐橙、水蜜桃、桔柚等水果6000余株,发展之路越走越顺。

“回村还能够创业,多亏了咱们村干部的帮助。”同是前坪村村民的林维财从部队退伍后,返家照顾身体欠佳的父母,闲暇时帮村民维修机械,时日一长生活渐窘。村干部得知林维财曾在养殖场做过事后,鼓励他从事特种养殖,还帮忙城乡两头跑,四处咨询养殖方法。

如今,林维财的小型原生态田鸡养殖场已初见成效,2018年初放下的120多对田鸡苗,已经繁殖出4000多对,而一旁的雉鸡养殖场也搭建好。“明年5月份,这些田鸡就可以卖钱了。”摸到了致富门道的林维财很是开心。

给钱给物不如帮村民找条致富路

赤门乡镇村干部正是靠着这股干劲,积极引导当地群众因地制宜,找准发展路子,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造血”功能,为赤门乡百姓搭出更多的“创富路”。

因地制宜扮靓乡村 全力改善人居环境

▲▲▲

生活样貌是发展成绩的最终展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一份精神追求,也是一种发展境界。

赤门乡坚持因地制宜,尊重群众意愿,把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落实在行动上,努力培养起农村的精气神,构建起赤门百姓的精神故乡。

“以前咱们苦竹洋村的卫生环境差,尤其是公厕脏。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好不容易回一趟家乡,却因为这个原因不愿在村里多住几天。” 苦竹洋村村民黄大伯无奈地说。

“现在已今非昔比啦!” 苦竹洋村村主任杨加青笑着说道:“苦竹洋村现在已经建起3座A级旅游公厕,多数民宿厕所亦按标准全面升级、改造。厕所旧貌换新颜,无论是外出的年轻人还是村里的老人们都交口称赞。”

“近年来,苦竹洋村下大力气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投资100余万元,新建村民活动场所、公园、休息廊亭等项目,还硬化了村里的主干道公路,新修人行便道,全力完善基础设施,注入农村发展活力。“以前吃过晚饭便早早睡了。如今看着村里环境一天天好起来,每天傍晚大伙都喜欢出去走走,坐在一起唠唠嗑,小日子越过越丰富啦!”村支书陈礼玮笑呵呵地说。

距离苦竹洋村不远的中洋新村,通过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经多方筹资,投入500余万元,完成了29户村民房屋灾后重建的工作,让受灾村民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小洋楼”。

“我们以前住的都是破旧的老房子。现在新建的房子啊,里面铺的是木板地,大门安装的也是防盗门。房前有水泥路,屋后有小花园。不仅住上了新房,周围还有这么好的环境,大伙真的很知足啦。”村民周仁清憨厚地说。

环境美起来了,苦竹洋村在乡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一方面联合双桥村开发赤门绿丰园果蔬基地,占地面积240余亩,共建29栋绿色大棚设施和37栋智能温控大棚,预计年产值可达300余万元;

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小龙虾养殖技术,全村现有120亩小龙虾养殖地,预计产量6万斤,每年可以为村里百姓带来48万元左右的收入。

“百姓生活更加富足,更多的游客纷至沓来,村民的腰包鼓起来,这正是我们真正想要看到的。希望2019年村民集体种植茶籽树的项目投产后,每年能为农民带来更多稳定收入。”赤门乡人民武装部长高太明满怀期待地说。

(延平区委乡村振兴办)

 

更多>>延平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地址:南平市延平区滨江中路461号
办公电话:0599-8807868   E-mail:ypqxcb@163.com  闽ICP备12013949号-2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40901号
延平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38603   举报邮箱:ypxw6161267@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闽公网安备 35070202100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