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南平市延平区委宣传部
承办:南平市延平区融媒体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延平新闻网 > 闽北新闻 > 正文

“古汉城就是一块文化国宝”

2022-12-30 11:53:04  作者: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肖练冰

“闽越王城博物馆二期展厅将扩建‘综合体验馆’,进一步拓展研学功能,开展制陶、制铁和营造技艺的学习体验活动。”吴雄斌介绍,武夷学院艺术系文创基地也将落户于此,学生们可以在这里实习,开发文创产品,推动文化资源价值转化。

今年,武夷山市还建立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库,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在闽越王城博物馆设立专家工作室,为武夷山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发展,特别是城村汉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提供业务咨询和专业指导。

挖掘价值:建设遗址公园

“城村汉城遗址虽没有华丽的外表,但凭借其厚重的历史和当地积极向上的保护态度,最终赢得了胜利。”对于城村汉城遗址顺利入选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第一时间得到消息的南平、武夷山两级专班工作人员难掩内心的激动。

2013年,为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制《城村汉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2022年5月,武夷山市委托北京国文琰文物保护发展有限公司对原有公园规划进行修编。

公园规划依据遗址价值、考古成果、现状条件及上位规划等相关要求,将城村汉城遗址公园划分为八大功能区,即公园入口及博物馆区、王城遗址展示区、王城河道景观恢复区、手工业遗址景观展示区、古村展示及活化利用区、崇阳溪滨河景观区、农耕文化体验区和农业环境保育区等。

2013年至2022年,博物馆有序对洲庵遗址、城址北城门遗址、马面坡墓葬、城村汉城杉树下遗址等进行抢救性发掘;开展安全防范工程,增加遗址现场视频监控,预防并制止对遗址的破坏行为;开展数字化文物保护项目,拓宽遗址的展示渠道;开展古粤城门楼修缮加固和周边环境整治、水土保持及瓦面修缮工程等。

2022年3月份以来,南平市和武夷山市抽调精干人员成立工作专班,专班人员入驻博物馆开展协调服务工作。同时调动市直相关部门全力以赴,按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考评办法和管理细则,完成城村汉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相关申报任务。

工作专班采取“任务总清单、移交清单、进展清单”的任务三单模式,按照实施细则要求,将申报工作的4大类26项细分为187个具体任务,采取挂图作战、任务清单化、工作日报制等方式,紧抓快办,统筹推进工作。“这些具体任务涉及37个责任单位,我们将任务分解并下达给各个单位,每天一汇报,每周一总结。”南平市城村一体工作专班成员黄晓斌说。

武夷山市兴田镇、交通局对接马城线绿化提升,环境整治工作队入村座谈,导游协会、导游服务中心开展导游培训……在闽越王城博物馆工作区,“今日动态”移动小黑板上每天更新当天主要工作事项。

会议室内,南平、武夷山两级工作专班工作人员,围绕申报城村汉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涉及的环境提升、配套设施、土地权属、博物馆提升等建设工作开展讨论交流,并部署下阶段工作。

申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面对土地确权等重难点工作,闽越王城博物馆、武夷山自然资源局、兴田镇政府、城村村委会签订四方《征收土地移交协议书》,完成遗址公园861亩土地确权工作。

“这些土地涉及村里27个村民小组。我们充分调动村两委的力量,把村民小组分摊给7名村两委,让这些懂农村、知农民的村两委带头协调解决土地确权工作。”城村村书记李坚松深受感动地说,村民们配合度很高,一个多月就“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前段时间马城线道路建设,需征用土地20多亩。村民们主动让出土地,并表示,只要对城村发展有好处的事都全力支持,村里先把路修好,征地补偿后面再说。”李坚松说,有了村民的支持,遗址公园建设一定会越来越好。

如今,走进城村汉城,“城村汉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招牌在鲜花的簇拥下,格外醒目。千年古樟树根“横卧”其后,像在告诉过往的游客,踏进此入口就走进了悠久的古汉城历史。

吴雄斌介绍,当初做这个招牌的时候绞尽了脑汁,既要体现历史的厚重感,又要有特色,还不能太奢华。在和园林部门探讨时,有人想起多年前有个水毁的千年樟树根还闲置在路边。于是大家一拍即合,当即请来武夷学院艺术系教授到现场指导,很快,这个千年樟树根被移到了入口,成为遗址公园招牌的一部分。

工作专班将“花小钱办大事”的理念贯穿始终。在马埠头——城村汉城遗址景观改造提升中,他们将马城线沿线的水泥护坡改造成富有闽越元素的文化墙,除了对沿线进行适当的绿化、花化、彩化外,还在空闲地带种植玉米等作物,不仅改善了视觉通廊,突显遗址公园的生态之美,还保证了附近村民的经济收益。

如今,遗址公园配套设施逐步完善,不仅设立了游客服务中心、配套公厕、救护站等,还建设了5处生态停车场,增设南平市站、建阳车站至武夷山市K1客运班车马埠头站点,开通轻轨城村站停靠点。

“遗址公园建设不仅是为了考古勘探,加强历史文化保护,还要开展‘吃、住、游、娱、购’等综合性开发。”黄晓斌表示,下一阶段,我市要继续加强遗址公园景观提升,同时在农业环境保育区,举办农业观光游览和休闲活动,打造农耕文化体验区。还将引进国内高水平团队,打造城村一体考古研学休闲旅游度假区,充分挖掘古汉城考古价值。(徐园园)


1  2  


更多>>延平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地址:南平市延平区江滨中路461号
办公电话:0599-8807868   E-mail:ypqxcb@163.com  闽ICP备12013949号-2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4090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210017
延平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38603   举报邮箱:ypxw6161267@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闽公网安备 35070202100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