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节里的闽北“香”味——延平贡茶
2023-02-10 09:52:32 作者: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肖练冰
|
2月5日,伴随着癸卯兔年元宵烟花的散去,2023“乡村振兴”农特产品展销会暨闽北特色美食节也缓缓落下帷幕。 七天中,美食节里来自闽北乃至全国各地的特色美食,让广大市民游客大饱口福,满载而归。 味道是来回味的, 乡愁是来记忆的。 本期,让我们回味美食节里的“闽北味道”,留恋家乡的年味,积蓄能量,迈向新生活…… “用延平的茶洋盏喝着延平的贡茶,真叫绝配。”茶洋窑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张建忠说道。 宋代,延平茶叶已名声大振。北宋乐史编著的《太平寰宇记》载:“南剑州(今延平)土产,茶有六般:白乳、金字、蜡面、骨子、山挺、银字。”是时,延平出产的茶已成为贡品。《宋史》载:“南剑州元丰茶产剑浦、将乐、顺昌、沙县、尢溪五县。”“……南剑州也不下余万斤。”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归田录》中写道:“蜡茶出於剑津”。延平茶能成为贡茶,因其具备三个特点:一是品质优,二是产量丰,三是种植历史久。宋元丰年间(1078—1085),延平茶叶已是进贡朝廷的佳茗,称为延平贡茶,其品质之佳,深得当时礼部尚书黄裳的高度赞赏,其《茶苑》诗曰:“莫道南芽非北苑,须知山脉是东溪”,将延平茶与当时鼎鼎有名的北苑贡茶相提并论。 延平贡茶盛产于延平区茂地乡(今茫荡镇)半岩处,亦称半岩茶。剑津为延平古称,蓼地即今茂地,半岩为今三千八百坎中段半岩村,亦称半坎村。《南平县志》曾载:“清代茶叶盛於咸、同之际”,延平茶叶生产形成规模,茶叶贸易兴盛。 延平区为挖掘整理半岩贡茶历史文化及制作工艺,重现延平茶产业的历史风貌,着重高海拔生态茶园建设(海拔650-1000米以下),在茫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建设茫荡山半岩贡茶云海生态茶园、华茂仙岩生态茶园、天湖生态茶园,以及洋后高村生态茶园、太平茶洋生态茶园、南山店口生态茶园、大横马头山生态茶园,通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培育,各生态茶园建设均取得良好成效,茶叶品质上乘,与其他产地相比,尤显得高香持久、滋味醇厚、甘甜耐泡。全区现有茶园总面积400多公顷、实现产值近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