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鹤街道:创建“智慧”社区,“智享”城市生活
2023-11-09 10:59:08 作者: 来源:四鹤街道 责任编辑:肖练冰
|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四鹤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贯彻落实“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积极探索基层智慧治理方式,指导马坑社区从新型生活方式入手,统筹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等资源,使小区变成信息化、智能化且高效便捷的现代综合型社区,全面提升居民生活便利度,改善居民生活品质。 四鹤街道马坑社区成立于2002年6月,位于延平区中心城区繁华地段,东至市第一医院、南至南平市第三中学、西至碧桂园小区、北至博物馆。辖区总面积1.6平方公里,共有楼栋77幢,居民4560户1.5万人,各类商业服务网点406家,配套小学1所、幼儿园4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家,是商住一体化的综合型社区。社区党委下设4个党支部,党员256名,在职党员167名,有6支志愿者队伍816人。社区先后荣获福建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福建省三八红旗集体、福建省消防示范社区、南平市级文明单位、延平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称号。 “智慧网格”提升治理能力 一是民生驿站平台信息化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民议、民定、民治、民评、民享“五步工作法”,试点推行民生驿站服务项目,打造民生议事厅、民意墙、网络普法宣讲台等特色场所和“云上”服务板块,并开设“周三之约”民生诉求通道和扫码反馈专区,通过驿站收集意见、社区积极协调、人大代表全力推动的方式,推动步行街脏乱差、创世纪A、B区后车道附近的垃圾集散点清运噪音扰民等一批治理难题得到有效解决。二是政民互动平台信息化建设。通过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小微权利监督群等线上阵地平台,畅通小区居民诉求及联系交流的渠道,充分依托网络平台广开言路,开展群众诉求“微受理”,通过“微信群+网格治理”快速处理群众身边的“烦心事”“操心事”,实现群众反馈意见建议“直通车”,及早化解各类“急难愁盼”问题和矛盾风险,为辖区和谐稳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三是联建服务平台信息化建设。深化“机关联社区、党建促治理”工作机制,依托联建共建单位常态进社区报到相关制度,把日常网格平台收集的居民诉求转变成“点单”项目发布在微信群内,实现居民“点单”、支部“下单”、志愿者“接单”的“三单”模式,推动“一网多用”,形成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使各类政策资源能够强力精准地下沉到服务一线。 “智慧商圈”激活红色力量 一是“智联”商圈组织引领互促共融。立足社区实际,把党组织建设作为区域商圈建设的“智慧大脑”,实现“党建+商圈经济”的有效融合。2022年5月24日,四鹤街道创世纪步行街商圈党支部正式成立,通过把支部建在商圈上、服务融在商圈中,将商圈内不同行业、不同经营商户松散的经济实体通过信息化平台建设紧密凝聚在一起,做实以党建引领商圈建设的发展模式,形成智慧商圈党建综合体。二是“智造”商业消费引领提档升级。四鹤街道创世纪步行街商圈党支部在网格平台、微信群内广泛听取商户居民诉求建议,发挥步行街和各商户特色优势,不定期举办大型商圈宣传活动、城市圩日等,进一步激活商圈生力。重点打造了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玩乐闲”的一站式商贸业态,既驱动社区生活新消费场景,营造浓郁消费氛围,也有效促进商圈、居民圈、志愿圈共建共赢,实现商圈盈利、居民受益的协同效应。三是“智创”商户品牌引领动能延续。2022年9月30日,四鹤街道创世纪步行街商圈党支部组织开展优质商户评选活动,按照“诚信经营、优质服务、弘扬正气、创先争优”标准,为2家商户授牌。被评上的商户亮牌经营,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在诚信从业经营、提高商品质量、树立良好信誉等方面打造龙头品牌效应,助力推进智慧商圈长远发展建设,实现党建工作与商圈经济的深度结合。 “智慧小区”乐享品质生活 一是小区景观智能化建设有“靓度”。为构建集商业、文化、居住于一体的高品质商业街区,在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下,争取创世纪步行街提升改造经费20万元,着力呈现具有延平特色的文化主题景观序列,秉持“越夜越时尚”理念,发展夜间经济,形成延平商圈时尚夜游“打卡地”,成为市民和游客到延平的购物、娱乐、休闲和体验必选之地。二是服务设施智能化建设有“温度”。为提升居民的生活便利,创世纪A区、B区引入人脸识别系统,小区出入口、内部街区设置视频安防系统,智能快递柜、智能电动车电源更换柜等智能化设施,后续社区将继续开展电动车充电桩建设,让居民切身享受到城市数字化转型的便利,进一步提升小区生活品质,真正实现将智慧化的触角延伸到小区、到户、到人。三是宣传阵地智能化建设有“广度”。宣传服务阵地植根于城市基层最末梢,建立在小区居民群众之中。社区积极探索智能信息化新途径,立足小区内电梯多媒体显示屏,制作了近邻党建宣传片并在楼宇间滚动播放,建强邻里活动和宣传的阵地,推动“智慧社区”再上新台阶。(洪志明 余丽云 栗晨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