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南平市延平区委宣传部
承办:南平市延平区融媒体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延平新闻网 > 福建新闻 > 正文

泉州:刺桐花开的地方,因海而兴

2024-06-21 11:16:52  作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东南网6月2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敏霞)泉州古称“刺桐”,千年的海洋文化、海丝文化、闽南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2021年,“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入列世界遗产名录。

回望历史,泉州向海而兴,波澜壮阔。海洋给了泉州先民开辟生计的广阔空间,勇敢无畏的泉州人耕海牧渔,搏击风浪,向海求生。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和“东方第一大港”的泉州,开辟了“涨海声中万国商”“梯航万国”的经贸盛景。

放眼现在,泉州因海而荣,入列世遗。海洋给泉州留下灿烂夺目的海洋文化,“吞吐四海云帆,鼓荡八面来风”,通联海内外的泉州,成为中华海洋文明的代表城市和东西方经济文化的聚集地和交汇点,绘就了古刺桐城“市井十洲人”“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空前盛况。

泉州,是中华海洋文化发祥地、富集区之一,也是中华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行走泉州,就会不时与海洋文明撞个满怀。

浸润海洋文化基因

泉州,一座浸润着海洋文化基因的城市。

提起泉州,总是绕不过“一艘船”。到访泉州的客人,大多会到泉州海交馆(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去看看镇馆之宝——泉州湾宋代沉船。

这艘宋代沉船,是我国迄今为止已出土唯一海外归航的古沉船。无论是海外贸易史,还是古代舟船史,泉州湾宋代海船都是重要的历史坐标。这艘船,见证着泉州海洋文明的辉煌,也诉说着泉州人对于海洋的深沉情缘。

筚路蓝缕、向海而生。自古以来,泉州人探索海洋的脚步就从未停止过。早在欧洲大航海之前几千年,泉州先民就驾着独木舟冲向了大海。先秦时期,东南沿海的一支闽越族濒海而居,以海为田,以舟为车,历代相传。闽越文化的生发,也是中华海洋文明的滥觞之一。“闽在海中”的地理环境,让泉州孕育出“爱拼敢赢”的海洋特性文化,也让泉州人拥有“人生海海,输赢笑笑”像海一样宽广的胸怀。

蓝蓝泉州湾,湾阔水深,是木帆船时代最优良的港口。南北朝时期,泉州港就已经是我国对外交通的港口。唐代中期,泉州港成为“全国四大通商口岸”之一。到了宋元时期,石湖码头、江口码头等在泉州蜿蜒的海岸兴建起来,泉州港进入鼎盛时期。“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异域”,北宋谢履的诗句,道出了泉州向海而兴的壮阔篇章。当时的泉州与近百个国家密切通商贸易、互通往来,成为中华海洋文明的代表城市和东西方经济文化的聚集地和交汇点,因遍植刺桐花而闻名的泉州,以“刺桐”之名,蜚声世界。

位于晋江下游入海口的江面是刺桐港最繁华的港区,随着对外贸易范围的扩大以及进出口商品的增多,这个梯航万国的港口城市成为东方最大的商品集散港口,被当时欧洲学者称为“世界的货舱”。马可·波罗、拘那罗陀、伊本·白图泰、鄂多立克等中世纪西方四大旅行家都曾到过泉州,他们都被这个港口难以置信的繁忙景象所吸引,认为刺桐港不愧为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还在各自的游记中盛赞她的繁荣与富足。

一艘船,从泉州出发,穿行在海上丝绸之路。满载着中国陶瓷、丝绸和茶叶出港,又载着香料和药物进港。南来北往,货物互易,折射的是变通智慧,也是海纳百川的胸襟。泉州,成为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重要出发站。泉州,亦连接起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的通道,使世界海洋文明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交流融通。

1974年,满舱瓷器的泉州湾宋代沉船在海底沉睡了700年后,在后渚港再次醒来。人们用半个世纪的守护,使得遥远的宋代航海史和泉州先进的造船技术得以重现。在它之后,新的古船不断被发现,中国和泉州的海洋史不断丰盈重现。

正如泉籍著名乡愁诗人余光中的诗句: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新时代的泉州,正在续写这座城市的海洋故事。因为海洋文化基因的一脉相承,泉州诞生了“晋江经验”,打拼出民营经济强市,并大步迈向“海丝名城、智造强市、品质泉州”。

闪烁海洋文明之光

泉州,一座闪烁着海洋文明之光的城市。

行走在泉州古城,很多人啧啧称奇:涂门街上,关帝庙与清净寺比邻而居;开元寺中,佛教与印度教元素和谐共存……多元文化在这里交融共生。“丝竹声中海洋韵”,南音、木偶戏等传统艺术形式,也蕴含着浓厚的海洋气息,成为海洋文明传承的生动体现。“世界宗教博物馆”“多元文化宝库”的美誉,正是对泉州海洋精神的礼赞。

泉州是一座东西方文化和谐交融的城市,多种宗教和谐共存、多元文化友好交融的城市。1991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综合考察队在泉州考察,认为“泉州是一个不同信仰、不同民族相遇、文化交流和共处的城市”。有专家表示,古刺桐城带来和平的海洋贸易和友好的海洋文化交流,传承和弘扬了包容宽容和尊重不同文化之间差异的中华海洋文明,让文化、文明的多样性焕发异彩,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悠久的海洋文化历史,给泉州留下了独具中华海洋文明特色的文化遗产体系。2021年,泉州正式入列世界遗产城市。泉州不只以城市之名入列世界遗产,主题更是关乎海洋。“‘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入列世界遗产名录,正式聚焦海洋文明发展主题,把10—14世纪的世界、亚洲以及中国海洋商贸系统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向世界讲述了该时期东亚地区对人类文明进程作出卓越贡献的海洋故事,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专家在评价泉州入列世界遗产对世界遗产海洋文明价值主题贡献时说。

22个世遗点,无不镌刻着海洋文明记忆。不论是体现海丝繁盛时期古刺桐城航海贸易港的航标塔、港口码头与内陆贸易运输畅通的桥梁、古驿道,举行航海贸易祭典的九日山石刻,反映外来宗教文化的城市建筑,还是福船水密隔舱造船技术、德化白瓷、刺桐缎织造技术,以及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南音、提线木偶等技艺,都是泉州海洋文化的瑰宝,传递着不灭的海洋精神。

整座城市,都闪耀着包容开放的海洋文明之光。唐武德年间(618—626年),穆罕默德派三贤、四贤来中国朝贡、传教,两位先贤归真后葬于泉州灵山,即泉州伊斯兰教圣墓,西侧是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时来此祭告行香后所立之碑;海交馆的宗教石刻展览馆中每一方石碑上,都记载着一个外国友人在泉州生活经商的片段……在泉州,各种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信俗代代传承。

泉州之外,还有遍布海外的950万泉州华人华侨。泉州独特的海外华侨文化,成为凝聚海外华人华侨的精神力量,他们是泉州世界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泉州海洋文明的推动者。

拥抱海洋的泉州,正以“敢为天下先、融入全球化”的昂扬姿态,铸就新时代泉州的海洋文明。


更多>>延平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地址:南平市延平区滨江中路461号
办公电话:0599-8807868   E-mail:ypqxcb@163.com  闽ICP备12013949号-2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40901号
延平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38603   举报邮箱:ypxw6161267@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闽公网安备 35070202100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