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搭建政企沟通平台 护航民营经济行稳致远
2024-07-23 08:50:03 作者: 来源:中国发展网 责任编辑:肖练冰
|
走出高铁延平站,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大厦赫然映入眼帘。2023年8月,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正式落地南平工业园区,成为我国第4个国家碳计量中心。 如今,在南平市延平区和南平工业园区协同推动下,这里已会聚近100名“双碳”人才,成立全国首个碳计量专家学术委员会,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碳监测体系,上线“工业碳排放物联网监测平台”,完成“卫星对地观测下的森林碳指标监测体系标准”试点,设备用到的所有部件都由团队自主设计并在国内生产,在填补我国碳计量空白方面不断突破创新。 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发展 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项目的落地生根,只是延平区搭建政企沟通对接平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个缩影。 2021年以来,作为闽北老工业基地的延平区,审时度势,加快推进工业经济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电池产业是延平区的传统优势产业,有良好的电池产业发展基础。其中,南孚电池是我国碱性锌锰电池行业龙头企业,其碱性电池占中国市场份额超过80%,产销量位列亚洲第一。南平时代和中晟新能源等企业负责人表示,原有的电池产业发展基础和品牌集聚效应,是吸引其项目落地延平的重要因素。 2021年以来,延平区结合原有产业链,抓住电池产业增长新机遇,开拓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穿戴、AR和VR等领域的物联网电池“新蓝海”。目前,延平区拥有物联网电池产业相关企业11家,规上相关企业6家。2023年,延平新引进物联网电池生产企业2家,全年产业产值34.14亿元。 日前,位于延平区夏道镇的南平时代(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小微电池智能制造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推进。该项目投资2.07亿元,于2023年9月正式签约落地延平。建成投产后,将大规模生产物联网电池,为延平物联网电池产业注入发展新活力。 为了吸引优质物联网电池企业落地,延平还积极搭建物联网电池产业平台。“除了南平工业园区、大横产业园、炉下产业园等现有工业平台,围绕物联网电池产业布局,我们将进一步盘活闲置、低效利用的土地和厂房资源,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延平区工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南平工业园区成立了首期3亿元规模的产业基金,专门扶持产业关联度强、科技含量高的优质项目,并已建成项目配套实验室和科研中心,未来还将筹划打造国家级实验室,辐射带动周边物联网电池产业发展。 以环境之“优”促经济之“稳” 今年以来,延平区聚焦福建省委“三争”行动和南平市委“五增”目标,坚持践行“四下基层”当好企业的服务员、店小二、推销员、护航员,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一流营商环境,以环境之“优”,促经济之“稳”,推动民营经济提质升级、做优做强。 近日,在延平区夏道镇的中晟(福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工厂现场,“税特派·项目管家”团队正在对企业面对面地沟通问需。作为延平区开展“一把手”活动引进的外地企业项目,服务团队为确保该项目“平安出生”全程保驾护航,不仅针对项目前期筹备事项进行全面“体检”,还积极为项目“牵线搭桥”等级高、信誉好的合作企业,助力其解决用工难、渠道窄等难题。 “下一步我们准备把广东的公司也搬过来,并在本地招收一些专业型的技术人才。”“税特派·项目管家”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除了中晟(福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外,延平区“税特派·项目管家”服务团队目前已经对接重点项目10个,其中开工建设9个,涉及投资金额近155亿元,切实为重点项目企业落地发展出实策、解难题、办实事。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下好优化营商环境‘先手棋’,旨在助力民营经济发展积势蓄能。”延平区委书记黄桂诚表示,将紧紧围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以更优质的营商“软实力”夯实民营经济发展的“硬支撑”。 搭建政企沟通对接平台 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延平区通过优化处级干部挂包项目、百名局长帮扶百家企业等行动,建立‘一把手’靠前服务机制,将政策服务送到企业“家门口”,不仅在第一时间为企业提供了政策解读与协调服务,也“一竿子”插到底解决了许多因层层上报问题解决时间拖延及部分问题悬而未决的短板,打通全程服务民营经济的“高速路”。 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树立“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周到服务”的企业服务理念,延平区积极建立为企直通服务机制,坚持为企服务“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通过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常态化贴身服务,切实提升市场主体对营商环境优化的直观感受,让企业获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今年以来,延平区通过创新“一本通、一卡通、一键通”的畅通服务机制,搭建常态化政企沟通对接平台,及时为企业在政策疑惑、沟通障碍、办事复杂等难题上打通渠道,同时积极推广“金服云”“信易贷”等融资平台,为企业解决困难问题40余件,减税降费2.51亿元、新增授信贷款4.58亿元,有效化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点,并大力引进“造血生财”工业项目,全力解决10亿元以上招商项目要素保障问题,培育财政收入增长“新引擎”,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了良好支撑。 延平区还通过建立健全民营经济领域纠纷多元化解合作机制、成立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管理委员会、组建第三方机制专业人员库、开展法律培训、参与调解仲裁、深入普法宣讲等举措,帮助企业预防化解法律风险隐患,并持续形成鼓励创新、保护创新、鼓励竞争、保护竞争的市场氛围与良性循环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以更强的司法保障和更优的法律服务,护航民营经济行稳致远。(詹国兵 丁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