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南平市延平区委宣传部
承办:南平市延平区融媒体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延平新闻网 > 区直 > 正文

团区委:开展返乡大学生走进物联网电池产业社会实践活动

2024-08-27 09:38:48  作者:   来源:团区委   责任编辑:肖练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省委、市委、区委关于人才工作的相关要求,引导延平籍返乡大学生感知家乡、心系家乡、建设家乡,为推动产才融合提供助力。8月16日,团区委联合区委人才办、区人社局开展2024年延平区“扬帆计划”大学生走进物联网电池产业社会实践活动,20余名延平籍返乡大学生参加线下活动,线上直播吸引近7000人次观看。

同学们首先了解了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走进车间观摩学习南孚智能化电池生产线。南孚电池是我国碱性锌锰电池行业龙头企业,前身“南平电池厂”,多年来南孚电池在科技研发与品牌建设持续深耕,茁壮成长,最终从一个七人小厂逐步发展成为中国电池行业领军企业。这场实践活动,同学们走进车间一线,近距离感受物联网电池产业的变革和发展,感悟劳模身上所体现的家国情怀和工匠精神,进一步增强延平籍返乡学子对延平民营企业及制造业的自信心。

总投资2.08亿元的中晟新能源电池生产项目,是延平区对接珠三角地区,于去年9月成功引进落地的重大项目。同学们来到中晟(福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进一步了解新能源小电池的现代生产工艺技术、产品应用领域与产品优势,走进企业现场教学,同学们在延平物联网电池产业链集群当中,密切感受延平老工业基地“推陈出新”、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基础优势与发展成果,在研学实践中增长才干,点燃来延就业创业热情。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为延平籍返乡学子提供走进企业、进入车间的研学机会,团区委及区人社局工作人员还为同学们开展延平人才政策及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宣讲。

区人社局工作人员就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授课宣讲,精准聚焦、详细解读了大学生灵活就业奖补、创业支持、吸纳就业奖补、就业服务项目和服务基层项目等实用热点政策,着重介绍了各类补贴的适用对象、申报条件、补贴标准、申请渠道等内容,帮助延平籍返乡学子充分掌握延平人才政策信息,明确就业目标,积极参与家乡建设。

团区委工作人员从自身实习经历出发,为同学们讲解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相关政策、专业对应岗位及报名流程等内容,并为同学们解答疑惑,鼓励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发挥专长、增长才干,为自己在青春赛道的奋进奔跑提效增速。

喜谈家乡变化 畅聊实习收获

“扬帆计划”实习生叶肇星:我是通过同学推荐了解到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社会实践活动的,在近一个月的街道社区工作实习中,我对基层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运用在此次实践中获得的经验,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

“扬帆计划”实习生丁倩儿:通过“扬帆计划”实习,我更加明确了未来的就业方向,学会了有序安排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锻炼了与他人协作、交流的能力,增长了制作公众号推文、剪辑视频等职业技能。

延平籍返乡大学生肖可儿:我目前在读省外的大学,但是我依旧常常关注家乡的消息,很开心这两年我们延平受到了外界人员的关注,开始有影视剧组来延平取景拍摄,使延平的文旅产业有所突破和发展,让更多人认识到我们延平的美食美景的独特韵味。

延平籍返乡大学生应成林:延平的发展有“温度”,群众的生活有“质感”,近几年延平发展得越来越好了,我希望毕业后回到延平工作,作为延平人,我对延平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比较熟悉,希望能够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近年来,延平区委区政府在人才招引、人才培育、环境营造等方面多点发力,积极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本次2024年延平区“扬帆计划”大学生走进物联网电池产业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延平重点产业链,走进车间现场,旨在鼓励延平籍返乡学子在研中学、学中思、思中行,厚植建功家乡的实践沃土,增强返乡学子对家乡的文化自信、产业自信。团区委将不断丰富青年人才服务引导举措,持续深化青年人才面对面机制,开展好“返家乡”“扬帆计划”等系列活动,为广大学子提供岗位实习、产业观摩、座谈交流等多形式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延平籍返乡学子深度感受家乡知才爱才用才的良好就业氛围,为全方位推进延平“二次创业” 、奋力打造福州都市圈门户城市添砖加瓦!



更多>>延平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地址:南平市延平区滨江中路461号
办公电话:0599-8807868   E-mail:ypqxcb@163.com  闽ICP备12013949号-2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40901号
延平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38603   举报邮箱:ypxw6161267@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闽公网安备 35070202100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