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延平耀延城
2024-09-10 10:55:22 作者: 来源:美丽延平 责任编辑:肖练冰
|
编者按 文脉传承,弦歌不辍,历久弥新。延平的群山巍峨,水脉汤汤,自古未改其壮美。山则自武夷磅礴而来,茫荡拱于后,九峰、玉屏列翠于前;水则自浦城、崇安之奔涛,光泽、清流之急湍,双溪汇于城下。人脉、文脉自西晋五胡乱华,汉人士民南渡第一次入闽,为客家先祖。宋自龟山先生传道南来,罗、李诸儒衍其绪,至朱子而集其成。此后文明大启,迄于明清,有“理学名邦”之誉。 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永动机”、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稳定的“黏合剂”。美丽延平微公号特设“延平笔谈”一栏,精选延平历史文化篇章推送,旨在展现延平的灵魂、精神与生命力,发挥文化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激荡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蓬勃精神动力。 延平始建于东汉建安元年(196),时称南平,寓意“南疆平定”。历史上曾称延平、剑津、 剑浦、永平、龙津、镡州等,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南唐保大三年(945)开始,延平成为古代二级行政区驻地,明洪武元年(1368)改为延平府,与建宁府、邵武府并列为闽北三府,直到1913年废除。1956 年11月,在南平县域内设立南平市1958年,南平县并入南平市。1994年9月,撤销南平地区设立地级南平市,县级南平市改为延平区,行政区划不变。1995年1月1日,南平市延平区正式成立。 宋代为延平区古代教育鼎盛时期,英才辈出,钟灵毓秀。南北宋319年间,中进士者共331人,其中有北宋元丰五年状元黄裳。南宋初期,政治文化中心南移,名人学者会集到延平。“独先天下兴州学”为后人称颂,有碑记存于西山碑亭内,碑文历述山城教育之兴起、发展及形成中心的史迹。名重天下的“延平四贤”(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曾先后在此创建书院,讲学传道,使延平区成为闻名遐迩的“东南邹鲁”“理学名邦”。 1646年隆武帝驻跸延平府,郑成功向隆武帝呈献“条陈”:“据险控扼,拣将进取,航船合攻,通洋裕国”。被隆武帝叹为奇策,封郑成功为“忠孝伯”,赐尚方宝剑,挂“招讨大将军”印。在延平设军事指挥所、水师训练基地、巡守闽浙赣边关。郑成功在延平时间虽只有八个月,但对郑成功意义非凡。它是郑成功军政生涯的起点地;“延平条陈”的诞生地;“延平王”的册封地;也是驱荷复台的战略策源地。 本文主要讲述文武延平的事迹,他们是打造闽江之珠,门户城市的靓丽名片之一。 —、文延平李侗 李侗(1093一1163),字愿中,号丽翁,世称延平先生,南剑州剑浦县崇仁里樟林乡(现南平市延平区炉下镇下岚村樟岚自然村人),宋代理学大师,“延平四贤”之一。李侗幼年聪明警悟,24岁始受业于罗从彦(字仲素,世称豫章先生),尽得其所传。当他初见罗从彦先生时,写了一封长信给罗先生,信中说:“身为男子,生在中华,又幸而得闻先生长者之风十年、于今二十有四岁矣。忙乎未有所止,烛理不明,而是非无以辨,不啻犹饥寒之切身者,求充饥御寒街之具也”。 《南平县志·李侗传》表明了不求功名利禄,一心追求儒学真谛的决心。从学数年之后,即谢绝世故,屏居山田,结茅于水竹之间,过着十分清苦简朴的生活,一心穷究理学,历时四十余年、造诣很深。李侗生性拙朴,好静坐,不喜著书,作文,淳然有处士之风。力学主张“默坐澄心以体认天理”,也就是认为,学习圣贤的道理应当“以身体之,以心验之”,重要的是“反求诸身”。他发挥了《中庸》里关于“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的思想,教人致力于从静中去体认“喜怒哀乐之未发前的气象为如何”。在这里,李侗是把禅理中关于静思的智慧和儒家中庸之道的思维方法结合了起来,着重去探索中庸的心理奥秘。 他认为“理一分殊”论,是区分儒学和道教、佛学的分水岭,他说:“吾儒之学,所以异于端者,理一分殊也,理不患共不一,所然分殊耳,此其要也”。又语“要见一视同仁气象却不难,须是理会分殊,虽亳发不可失,才是儒者气象”。把“理分殊”论提到这么重要的地位,是李侗之前理学家所不及的。李侗不仅认为天地万物的本体是理,而且还认为统一的理所体现的万物是各有特殊,有差别的。他认为主要的不在“理一”而在于“分殊”,要做到“毫发不可失,才是儒者气象”。李侗还以黄廷坚称赞周敦颐“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这句话作为座右铭,经常诵读,要求学生牢记在心中。所以后人都以“静中气象”“ 冰壶秋月”“光风霁月” 这三个词称颂李先生的品格。 李侗一生中最值得高兴的就是在61岁时收得意门生朱熹的事情,他的思想对朱熹哲学的成熟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朱熹是我国古代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人们用北有孔子,南有朱熹来概括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绍兴二十三年(1153)夏天,朱熹二十四岁时,遵从父志来延平求学于李侗门下,他决定拜李延平先生为师。为表诚心,他学习前贤杨时、游酢“程门立雪”之举,舍弃舟车,步行三百余里,沿着漫漫山路,从五夫一直走到了南剑州剑浦县崇仁里樟林乡(今南平市延平区炉下镇下岚村樟岚自然村)。 朱熹受学李侗后,成为二程理学的第四代传人。至此,代表中国孔孟道统的二程理学,终于实现了由中原到福建的历史性南传。至隆兴元年(1163)十月李侗病逝的十年间,朱熹曾数次亲赴先生家中聆听教诲。由此朱熹逐渐由释道思想转为以儒道,为开创闽学派奠定了基础。十年间,两人书信往来频繁,内容广泛,后都被朱熹编入《延平答问》一书中。 隆兴元年(1163)年,李侗应福唐守汪应辰之邀,赴福唐讲学,不幸病逝于府治之馆,时年71岁,后归葬于炉下瓦口村 。而今修葺一新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李侗墓陵园庄严肃穆,清明祭扫时,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唤起人们对先贤的无限追思。 二、武延平郑成功 郑成功(1624-1662),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其父郑芝龙,其母是日本人名田川氏。弘光时监生,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并封忠孝伯,世称“郑赐姓”、“郑国姓”、“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册封延平王,称“郑延平”。 清顺治二年,弘光元年(1645)清军攻入江南,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曾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原明朝南京),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 大洲岛是郑成功延平抗清时的水师操练场地,大洲岛自古就是闽江航道进出延平的必经之地,更是军事要地,镶嵌在闽江航道中间,分出内江和外江。外江面宽约700米,是闽江之航道;内江面宽约300一400米,水流深直平缓,是开展水师训练的理想场所。 1646年三月至八月,南明小朝廷驻跸延平抗清,郑成功受隆武帝嘱托,以大洲岛作为水师训练基地,就近招募兵丁,釆取“以丁养民”的办法进行练兵。据传说当时每日江面上都有战船五六十艘,每船兵丁二三十人,鼓声,呐喊声此起彼伏,规模十分壮观。岛上还建有造船厂,木材都是釆伐自延平茫荡山。后来这批延平籍兵丁作为水师精锐部队,跟随郑成功横渡台海,在收复台湾作战中立了战功。郑成功在历史上最大功绩就是收复台湾,被誉为“开台圣王”。 但你知道吗?郑成功一生中最高的正式封号,却是“延平王”呢?因为延平是郑成功军政生涯和抗清事业的起点。这事还得从隆武帝朱聿键说起,清顺治元年(1644),在明将吴三桂引领下,清军入关并迅速击败李自成,清廷定都北京后,开始了统一全国的战争。1645年,清军铁骑下江南,南明唐王朱聿键流亡福建,取道仙霞岭、浦城、建安等地,在福州建立了隆武政权,郑成功之父郑芝龙被起用为“开国勋臣”。1645年8月,郑芝龙带郑成功进谒隆武皇帝,一开始隆武帝应该只是想拉拢郑芝龙才召见下郑成功,但当君臣奏对后,隆武帝发现郑成功十分有才华,甚至想要与其联姻,他对郑成功说:“惜无一女配卿,卿当忠吾家,勿相忘也”!为了体现对郑成功的欣赏和恩遇,隆武帝改其名“森”为“成功”,并赐姓朱,郑森变成了朱成功,这也是为什么人们也叫郑成功为“国姓爷”的原因。也就是从这次面君之后,郑成功成为隆武帝的臣子,开始追随隆武帝保明抗清。1645年12月郑成功随隆武帝出征,抵达延平府(今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此后半年,延平成为隆武政权的政治、军事中心。 1646年初,清军自江西向福建方向进攻,郑成功临危受命,辗转闽赣交界的杉关、铁牛关和分水关等地,担任防卫重任。1646年3月,郑成功在延平向隆武帝进谏,提出“据险控扼,拣将进取,航船合攻,通洋裕国”的条陈,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延平条陈”,他是郑成功军事、政治、经济思想的集中体现。此后,郑成功以毕生的精力践行了这战略构想。隆武帝十分高兴,封郑成功为忠孝伯,挂“招讨大将军”印,同时在延平设军事指挥部、水师训练基地。后来郑成功离开延平后,在厦门、金门等地抗清都是高举“招讨大将军”的封号,如1647年,郑成功在小金门(今金门县烈屿乡),就以“忠孝伯招讨大将军”之名誓师反清。 延平是郑成功军政生涯起点,郑成功在延平得到了锻炼,思想上也逐渐成熟,时间虽只有八个月,但对郑成功意义非凡:在延平郑成功投身抗清,开启一生抗清事业;在延平提出“延平条陈”,是郑成功一生都在践行的战略;在延平郑成功第一次被封爵拜将,“忠孝伯”“招讨大将军”都是郑成功常常使用的封号。 郑成功是追随隆武帝的,为何是被永历皇帝册封为延平王呢?原来这时隆武帝早就见朱元璋去了。隆武帝虽然胸有大志,郑成功也矢志抗清,但无奈清军势大,许多将臣都有二心,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就是个妥妥的投降派。这边隆武帝和郑成功还在为抵抗清军殚精竭力呢,那边真正掌握大权的郑芝龙却向清军献地图并撤除了守关部队。1646年8月,清军从仙霞关入闽,隆武帝朱聿键逃出延平,准备逃向江西,途中被清军追杀于汀州(今长汀)。 隆武帝死后,桂王朱由榔在广东西部肇庆即位,即永历皇帝。随后,郑成功在广东南澳誓师起义,奉南明永历政权为正朔。清顺治十一年,永历八年(1654),永历朝廷与郑成功联系,希望从东、西合力进攻广东,再沿长江北伐。为了取得郑成功支持,永历帝决定敕封郑成功为藩王,那用什么封号呢,“福王”“ 闽王”等因各种原因都不合适,经过讨论最终决定封郑成功为“延平王”,主要原因就在于郑成功在延平投身抗清大业,对其具有极大意义;延平是军事重镇,地位也较高;另外“延平”又有“延续明朝太平盛世”之意,“延平王”是郑成功一生中最高的封号。 ?明顺治十八年三月(1661),郑成功率领25000名将士,350多艘战船,横渡台湾海峡,包围了台湾。经过9个月的激战,最终击败了在台的荷兰驻军,迫使荷兰总督揆一签订投降书。至此沦陷于荷兰侵略者达38年台湾,重新回到炎黄子孙的怀抱。郑成功驱荷复台后,以明朝体制建立政权,使台湾政治归化。以农垦商贸发展经济,使台湾社会开化。以兴学办校推行文教,使台湾汉化教育。从闽学入手,推广朱子文化,使台湾全境儒化。郑成功从归化、开化、教化、儒化了台湾,给台湾种下延绵世代的福根。(文/林明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