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区委:共护闽江水,青春奔赴山与河
2024-09-10 16:08:49 作者: 来源:共青团延平区委员会 责任编辑:肖练冰
|
延平区群山巍峨,水脉悠悠,地处福建“母亲河”闽江零公里起点,建溪、富屯溪、沙溪在此汇合,当水陆之会,扼八闽之喉,素有“闽江之珠·门户城市”之美誉。2021年来,新一届延平区委区政府聚焦守护闽江源,凝聚起了联动“护水”力量,延平团区委积极联动区河长办、基层团委和各大高校大力推进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河小禹”专项行动,“河小禹”的身影已融入到了山河护绿中。今年8月,中宣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走进延平,探访“炉下之问”新答卷,一时间,延平加强闽江流域综合治理实践做法持续刷屏,延平全民共护母亲河的走心行动展现无遗。 一场爱河护河的青春行动 这个暑期,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福州大学、江夏学院、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的社会实践队,实地调研了解延平区水生态概貌,探寻延平区闽江流域治理之道。 闽江河畔,各支实践队相继开展“河小禹”志愿服务活动,队员分工明确,捡拾垃圾、宣传环保知识、记录沿岸生态情况,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延平团区委提供的实践调研路线模板范式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我们开展活动,有助于我们深入一线、了解实情,”福州大学来延调研实践队队长袁昊说道,“我们回去以后也会向其他队伍宣传经验,推动‘河小禹’工作长效开展,打造‘校地合作平台’”。 一堂深入田野的大思政课 巡河交水、参观展览、座谈交流……延平团区委充分发挥延平作为“巡河交水”工作制首创地优势,引导“河小禹”志愿者在延平体验“巡河交水”先进治理机制,通过真听、真看、真感受,切实提高“河小禹”志愿者节水、惜水、护水意识。 通过投身延平区社会教育大课堂,“河小禹”社会实践队将思政课搬进青山碧水之间,搬进纪念馆、教育基地、公司、乡村等地,在实地考察调研中感受生态之变,感悟思想伟力。 “我们亲临现场学习东山溪水质从劣Ⅴ类变为Ⅱ类的成功经验,不仅明显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还带动了当地生态旅游业发展,”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实践队领队刘佳滨说,“这是一堂生动的课程,让我们深刻体会‘两山’理念如何引领乡村生态振兴。” 一群代代相传的河小禹们 “这里是我们福建母亲河闽江的起点,我们作为延平人一定要守护好这一片水。”实践队员们在延平区街头摆设展区,发放宣传册,向路过的居民宣传绿色环保理念,引来了许多青年人、老年人、小朋友的驻足和目光。 “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能够引导大家形成人人关心河湖、人人保护河湖的良好社会氛围,共同守护好我们的闽江母亲河。”阳光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河小禹”专项服务队队长刘锦炜说道。 “河小禹”在实践过程中用镜头记录“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人和”,返校后结合自身感悟,在校内作宣讲、办展览,吸引更多在校学生加入“河小禹”专项行动。未来,延平团区委将继续发挥共青团实践育人优势,以延平的绿色生态实践赋能“河小禹”专项行动,为高校大学生参与幸福河湖建设提供组织保障、行动力量,在共护闽江水中让青春奔赴山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