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里的延平|追寻成功记忆——战胜鼓
2024-12-02 09:53:19 作者:区文体旅局 峡阳镇(张水榕) 来源:延平区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
|
海丝明珠茶洋窑 大气磅礴战胜鼓 闽地名砚凤咮砚 …… 在跨越三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延平孕育了众多璀璨夺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仪式性展演到具身性体验 从美学化追求到情感性共鸣 它们以一种独特的方式 与现代生活和谐共生 讲述着古老而又鲜活的故事 走进延平 沉浸式体验这些非遗的独特魅力 感受千年古城文化底蕴和时代风采 本期推荐—— 战胜鼓,震撼人心的力量之声 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和地方特色的战胜鼓 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是延平传统的民俗舞蹈 于2005年被列入 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延平战胜鼓,也称“战台鼓”,它是由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行军中战鼓队列操练演变而来,是延平民间对“延平郡王”——郑成功的纪念形式之一。 战胜鼓主要以大鼓、扁鼓及手钹等打击乐器为主。扁鼓规格一律,鼓径约35公分,厚约20公分,鼓手以左手臂环抱扁鼓于肩,右手挥槌,击节要求击出“进”、“到”两种声音,故俗称为“进到鼓”;手钹两副,与鼓点协拍,声响浑厚雄壮,粗犷有力,气势磅礴,颇具战斗气势,故有“峡阳的鼓声,连三十里外的洋口都能听见”的说法。 战胜鼓历经300余年的锤炼,表演技巧日益精纯,内涵更加丰富新颖,现已形成边击鼓边表演边前进的特色:一是鼓点旋律变奏,节奏明快;二是扁鼓变幻打击,即以不同的角度和力度、手法和姿势变幻,让人眼花缭乱。 表演时,在激昂、威严的鼓点声中,一面绣着“郑”字的军旗率先出场,四支令旗飘拂跟进,清一色古代服饰的队员在鼓钹声中箭步如飞,展开队形……有“八面威风”之声势。 鼓是有灵魂的。如果你观看过战胜鼓的表演阵势,听过它敲打的声音,你便会被深深地震撼和感动。在浑厚的鼓声和有序的步调间,鼓声浑厚雄壮,粗犷有力,气势磅礴,仿佛再现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军中鼓声激越、战士士气高昂的情景。 近年来,延平战胜鼓已成为我省对外交流及节庆中传统的民俗舞蹈节目,多次应邀赴台及参加全国、省、市的活动演出。战胜鼓表演队伍在延平逐渐壮大,战胜鼓走进社区,走进校园,真正做到了发扬光大。 在峡阳镇每年正月十五至二十五日,群众就擂响了象征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的战胜鼓。战胜鼓成为峡阳人民节日里不可或缺的表演项目。 除了闻名睱迩的战胜鼓,建筑和美食也是峡阳镇的两大特色。 下马坪 峡阳古镇是闽江上游保护较好的古镇之一,有1000多年历史,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古镇历史悠久,名胜古迹24处,有明清时期建筑200余幢,其中大园房、关岳庙、报国寺、百忍堂、应氏状元祠堪称建筑瑰宝。木质雕刻、民间剪纸,字画珍藏,至今保留完好。 百忍堂 推荐游览线路:溪中公园—峡阳土库(石板坪、下马坪、大衙)—百忍堂—张氏状元祠—屏山书院 红烧蛋菇 特色美食:炒什锦、鸡卷、红烧蛋菇、桂花糕、筷子面、膀蹄煲、红烧豆腐丸。 节日里的溪中公园 交通方式:峡阳镇距延平城区约50公里,延平汽车站乘坐乡镇班线车,或者自驾车沿宁光高速转316国道可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