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南平市延平区委宣传部
承办:南平市延平区融媒体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延平新闻网 > 文旅 > 正文

《赓续历史文脉 守护精神家园》(六)——古塔古井遗存

2025-02-26 09:35:58  作者:   来源:区文体旅局   责任编辑:肖练冰

延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建县于东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至今已有1828年。享有“中原文化入闽的走廊”“八闽文化发源地之一”“理学名邦”等美誉,自古文人墨客、名将贤臣辈出。特别是“延平四贤”上承洛学之精华,下开闽学之先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延平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区现有不可移动文物197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8处,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150处。2018年列入南平市第一批朱子文化遗存名录的有8处,2021年列入福建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的有17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当前,全国各地正在有序开展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延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加大文物普查工作宣传力度,提高我区广大民众文物保护意识,我们将采取图文并茂的方式,陆续推出“赓续历史文脉 守护精神家园”系列文化遗存宣传栏目,分为红色文化遗存、宗祠文化遗存、宗教文化遗存、书院文化遗存、廊桥石桥遗存、古塔古井遗存、古墓古碑遗存、摩崖石刻遗存8个篇章,通过宣传推介,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文物的认知,增强共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责任感、使命感。

赓续历史文脉 守护精神家园(六)——古塔古井遗存

古塔,耸立于大地之上,其修长的身影划破苍穹,似岁月的标尺,度量着往昔的漫长历程。古井,静卧于市井之间,那深邃的井口仿若大地睁开的眼眸,凝视着人间的烟火变幻。无论是向上探求抑或是向向下索求,都凝结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古塔与古井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存,承载着岁月的记忆与文明的传承,时刻召唤着我们去追溯、去守护。

延平区现有古塔古井遗存8处。古塔遗存4处,其中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双石塔(水东东塔,水南西塔)、樟湖万寿塔,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2处:峡阳德胜招科塔、茫荡大洋文明塔;古井遗存4处,其中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塔前北宋水井,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3处:巨口慕坑古井、峡阳将军观阁井、茫荡宝珠古井。

延平区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认真谋划了一批历史文物、文化遗产保护修缮和提升项目。如2023年东塔西塔亮化工程、2024年东塔文化公园项目等。在传承历史文脉、保留城市记忆的同时,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闽江之珠·门户城市”。 

双石塔

耸立在延平城东南面的闽江两岸,东塔位于水东鲤鱼山,通高23.27米;西塔在水南九龙岩,通高18.13米。双塔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历时两年建成。双塔七级八角,实心青石结构,基础外有石栏杆,底层须弥座雕瑞兽仙草。一至五层八面均有石雕佛像及龙、鹿、花草等浮雕,第七层对称面有两只凤字形匾,刻“民财永阜”“文运遐昌”,东塔刹顶为浮图状,西塔刹顶为葫芦顶,塔角悬有铜铃。1982年列入南平市(县级)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万寿塔

位于延平区樟湖镇白鸽岛,为明初修建的万寿寺后院的镇塔,寺已无存。七层八角楼阁式空心石塔,塔高约16.3米,须弥座花岗岩叠砌,每边长2米,每面浮雕有狮、鹤、麒麟等。一层塔门坐东北朝西南。石块砌券顶,每层佛龛各置石佛一尊,角柱立大斗。1990年列入南平市(县级)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德胜招科塔

位于延平区峡阳镇西1.5公里的招科山顶,为延平区三塔之一。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文革”年间被炸毁,1995年在原基址上按原貌重建,并改实心为空心。塔高31.6米,呈八角、七层楼阁式,内有梯阶可助攀登至塔顶。2012年列入延平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北宋水井

位于延平区塔前镇西洋村,始建于1091年,为我区发现最早的刻有明确纪年的古井。由井圈、井台、井壁三部分组成,井圈由花岗石构成,镌有铭文:“弟子张仁与妻林氏,同发诚:妣亲吴氏—娘去魂愿升天界,元祐六年辛未孟冬月造”。井台四周铺设长方形石条,边长1.05米—1.1米。2006年列入延平区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慕坑古井

位于延平区巨口乡慕坑村,为清代建筑。由井圈、井台、井壁三部分组成,井口呈正方形,边长1.07米,井圈高0.62米,用四块打制的花岗岩榫卯契合而成,面积为2平方米。该井圈口上刻有:“清嘉庆戊午年,高忠彩造”。2012年列入延平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将军观阁井

位于延平区峡阳镇将军街水井弄终点,始建于宋代,原位于观阁内,现观阁已毁,只留下水井。由井圈、井台、井身组成。水井略高于地面,井口呈六边形,外边长0.82米,内边为0.55米,井壁厚0.20米。井壁四周用青砖砌成,井水干净清澈,仍可饮用。2012年列入延平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更多>>延平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地址:南平市延平区滨江中路461号
办公电话:0599-8807868   E-mail:ypqxcb@163.com  闽ICP备12013949号-2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40901号
延平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38603   举报邮箱:ypxw6161267@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闽公网安备 35070202100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