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南平市延平区委宣传部
承办:南平市延平区融媒体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延平新闻网 > 延平新闻 > 正文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谱写延平“二次创业”新篇章

2025-02-26 09:36:33  作者: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肖练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蓝图,具有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意义。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到福建考察,发表了重要讲话,为福建改革发展把脉定向、指路引航,为我们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延平区委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学出改革的信心决心,悟透改革的使命责任,明晰改革的思路任务,凝心聚力、奋楫争先,按照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和市委六届八次全会部署,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走好具有延平特色的改革之路。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增强“一盘棋”意识。改革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不会南辕北辙;只有强化“一盘棋”意识,才不会忙而无序。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艰巨复杂的改革任务,正是因为有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有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党和国家事业才能不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福建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形成一系列制度成果。南平作为福建生态屏障,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这些年不断探索创新“森林生态银行·四个一”模式、绿色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大武夷绿色食品研发中心、“幸福里”社区、“4+N”全民健康网格化服务等一系列改革实践。延平区紧跟步伐,着力在工作落实、成果转化上下功夫,去年新增林业股份合作面积3538亩,同比翻了三番;“四链”融合支持企业发展,三年新增“四上”企业167家、数量全市最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满意率96.67%,居全市首位;建成5处“幸福里”社区并加快打造2.0版本。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只有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延平的改革发展事业才能方向明、任务清,行稳而致远;只有坚持“市区一体”,延平的改革发展事业才能更加精准地对接民生所需、基层所盼,特别是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重视关心和鼎力支持下,南福路快速通道、曲港大桥、江南片区剑津小学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用,民生改革蹄疾步稳。只有坚持“两区”融合发展,延平的改革发展事业才能“1+1>2”、事半功倍,2024年以来,延平区以闽江黄金水道复航为契机,与南平工业园区联手壮大临港经济,水路运输总周转量同比增长195.75%,码头货物吞吐量超27万吨、比去年翻了5倍,带动企业物流成本降低10%,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在延平的场景应用更加丰富、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改革工作亦然。马克思曾经说过:“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手段同时产生”,这是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原则。我们深知,延平作为福建曾经的“小三线”建设主战场和人口大区,既肩负着市域经济中心的光荣使命,又面临着生态治理、产业转型、补齐短板等一系列挑战;既要持续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又要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的新情况、新问题。为此,我们要进一步聚焦工业体制改革,针对区本级薄弱的工业底子,成立区工业发展中心,推进“工业强基”计划,在大横产业园区新落地10个项目、新增产值17.2亿元的基础上,紧盯物联网电池、竹木加工2个县域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要进一步聚焦国企改革,针对原区属国企存在的突出问题,健全完善国投、产投、文旅“三大集团”的党组织领导、经营决策、内控监管等机制,在2023年节约融资成本1.12亿元的基础上,聚焦城市运营、工业孵化、产业配套、闽江文旅等实体业务,着力增强国企核心竞争力。要进一步聚焦财政工作机制改革,主动适应“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的国家财政政策,总结提升我区财政预算绩效管理评价连续两年全市第1的有效做法,深化预算绩效、项目评审、零基预算、采购意向公开等改革,不断增强向上争取资金的能力,提高资金使用的安全和效益。要进一步聚焦社会治理体系改革,直面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等领域痛点,巩固进京上访人数、安全生产事故起数连续三年下降的良好态势,深化“吃茶话事”、群众“微心愿”办理、“1+N”溯源治理等机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我们坚信,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要沿着改革的正确道路,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年一年努力奋进,延平定能攻坚克难、再现辉煌。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永葆自我革命的精神,矢志改革、敢于斗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走好新时代改革之路,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高举“二次创业”旗帜,区委领导班子发挥“头雁效应”,带领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将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切实增强推进改革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坚持破立并举、先立后破,通过思想革新,冲破思想观念障碍,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在“千丝万缕”中找准“关键”线头,服务“市区一体”“两区”融合工作大局;通过路径革新,摆脱路径依赖,研究吃透超长期国债、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促进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新政策,把发展所需与延平所能结合起来,从中找到有效“过河”的“桥”和“船”;通过机制革新,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畅通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更好地将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要坚持把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持续提升延平干部的精气神,用好用活“夜话经济”、党委(党组)“书记夜谈”、干部实绩档案等改革办法,着力解决队伍思想不够解放、创新动能不足、能力素质不够等具体问题,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在改革发展一线“赛场选马”,着力锻造一支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推动各项改革部署在延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中共南平市延平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更多>>延平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地址:南平市延平区滨江中路461号
办公电话:0599-8807868   E-mail:ypqxcb@163.com  闽ICP备12013949号-2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40901号
延平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38603   举报邮箱:ypxw6161267@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闽公网安备 35070202100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