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南平市延平区委宣传部
承办:南平市延平区融媒体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延平新闻网 > 福建新闻 > 正文

福建:以高水平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

2025-05-09 16:22:10  作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肖练冰

东南网5月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何祖谋)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牢牢把握这一独特优势,统筹推进法治福建、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上打造了生态法治、涉台法治、数字法治、海丝法务等福建特色品牌,反诈、行政执法平台、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等200多项工作被全国推广和表彰,以高水平法治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在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综合服务大厅,工作人员在为外资企业办理商事登记。取号、扫码、刷脸、拍照……企业只需完成简单流程,便能领取营业执照。这一高效便捷的商事服务,是我省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福建打出法治建设的“组合拳”,针对性出台自贸试验区条例,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商事登记制度,支持企业扩大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兴业。

省委依法治省办制定出台《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法治服务保障重点举措》,提出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完善民营企业“走出去”服务机制等多项措施。

海丝中央法务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企业、群众提供“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特别是设立涉台海事纠纷解决、反垄断审查合规辅导、台湾公证文书比对验核、福建省贸易救济法律服务、厦门市海丝商事海事调解等多个精准服务平台,形成了涉外、涉台、涉侨、涉企法律服务的立体式、多元化矩阵。

如今,海丝中央法务区作为海丝核心区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已累计引入涉外法律服务机构或项目超260个,汇聚法律服务和泛法律服务机构4000余家。

福建是数字中国建设思想源头和实践起点,我省将省一体化大融合行政执法平台作为数字福建、法治福建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省司法厅的“闽执法”平台工作专班,宽大的屏幕上,全省行政执法动态尽收眼底——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许可等数据实时呈现。全省48个领域3800余个执法单位的执法信息在这个省级综合性行政执法平台上互联互通,真正实现“一个平台管执法”。

在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中,省司法厅重新制定全省公证服务收费标准,清理公证服务收费项目,降低涉企和民生公证项目收费标准。对学历、学位、驾驶证、个人纳税状况证明等4类公证实行“跨省通办”“省内通办”。积极指导各地开设利企便民绿色服务通道,提供预约办证和上门办证服务,落实公证“最多跑一次”,推行证明材料清单制和证明材料告知承诺制等。截至目前,全省公证业务超480万件,其中“最多跑一次”公证业务超300万件,知识产权保护业务超17万件,提供上门服务近11万件。

提高调解工作水平

近年来,针对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调解工作的新期待、新需求,省司法厅着力提高调解工作水平,全力维护全省社会安定稳定,不断提升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每年开展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活动为抓手,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各类人民调解组织主动深入基层一线,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在实现县、乡、村三级调解组织全覆盖的基础上,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积极推动在卫生、交通、劳动、国土、物价、知识产权等领域建立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1920个,实现“哪里有矛盾纠纷,哪里就有调解组织”的目标。

针对经济社会领域矛盾纠纷呈现新趋势、新变化,省司法厅与省工商联联合在各类商会设立调解委员会,为广大会员企业提供法律咨询、矛盾化解等服务;与省总工会联合在省级工业园区建立“园区枫桥”机制,推进劳动争议和涉企纠纷调解;与中国人民银行福州市支行联合推动金融消费纠纷调解组织省、市两级全覆盖。

典型引路,强化调解队伍建设。在全省培育以优秀人民调解员、“两代表一委员”等个人名字命名的品牌调解室779个,其中柘荣县“草根和事佬”调解室、平潭台胞薛清德调解室、莆田“庆元”调解室等一大批金牌调解室,入乡俗、暖乡亲、接地气,为当地群众解决了大量“急难愁盼”问题,成为重大矛盾纠纷化解的中坚力量。同时,培育出“边界枫桥”“海上枫桥”“社区枫桥”“景区枫桥”等系列枫桥调解品牌,为群众提供更加专业、高效、优质的调解服务。

发挥调解的柔性优势,将大量民间纠纷解决在源头、化解在诉前,以减轻群众“诉累”。省司法厅与公安部门联合建立“公安110报警服务台与12348法律服务平台联动处置纠纷”机制,对接受理公安“110”转接的医患、邻里、家庭、婚恋等四类非警务警情纠纷15万余件,为群众在报警后提供一揽子法律咨询、调解服务。同时,全省各级法律援助机构深入开展法援惠民生、根治农民工欠薪等系列活动,近五年免收服务费18亿元,挽回经济损失超34亿元。

打造多元化普法品牌

如何打造法治建设品牌?

推动普法工作从“政府主导”向“群众共创”延伸。近年来,省司法厅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开展公益普法,打造“蒲公英”法治品牌,成立“蒲公英”普法志愿者联盟,通过创品牌、建队伍、搭平台,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科技支撑的新型普法格局,推动人民调解和普法宣传有机融合,实现“调解治标+普法治本”的双赢效果。

普法志愿者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播撒到学校、社区、农村、企业。他们发挥自身所长,成为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的“点点星火”。

全国人大代表章联生将自己标志性的“顺口溜”发言与普法结合,在直播平台打造《“章”口就来》栏目,既接地气又走心;来自“朱子故里”三明市尤溪县的“蒲公英”普法志愿者,把《朱子家训》融入日常普法工作中,编写出“朱子八字工作法”;“铁枝木偶戏”第四代传承人陈银龙从小就随父亲陈加申表演普法类传统木偶戏剧,加入“蒲公英”普法志愿者联盟后,他积极参加进学校、进社区各类普法活动……

截至目前,“蒲公英”普法志愿者队伍已达4389支、16.3万余人,打造“蒲公英”公益普法服务平台,建成310个公益普法服务驿站,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关爱帮扶、心理疏导和法律援助活动共4.48万余场次,完成法律援助6万多件,帮助了数万家庭;化解矛盾纠纷20.6万余件,服务对象超6000万人次。

精准施策,打造法治品牌。做强生态法治,全国率先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入地方性法规,近五年生态立法43件,数量位居全国前列;首创生态功能损失赔偿等恢复性司法制度,依法治理长汀水土流失、木兰溪水患等经验做法被全国推广。

改革创新,提升法治质效。聚焦科技创新、产权保护、海洋经济等重点新兴特色领域,近五年制定省级法规规章108件,其中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行政执法平台管理等10多件立法走在全国前列。

做实涉台法治,出台台湾地区仲裁机构在厦门设立业务机构登记管理办法,取消台胞在闽暂住登记、实现定居落户“愿落尽落”,设立全国首个涉台海事纠纷解决中心。

创新司法实践,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打造金融、破产、知识产权、未成年人保护等审判和检察品牌。建设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汇聚108亿条执法司法数据,实现线上行刑衔接,刑事案件线上流转率达92%,平均办理周期缩短30%。

……

省司法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助力推进全省各方面工作法治化,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更多>>延平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地址:南平市延平区滨江中路461号
办公电话:0599-8807868   E-mail:ypqxcb@163.com  闽ICP备12013949号-2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40901号
延平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38603   举报邮箱:ypxw6161267@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闽公网安备 35070202100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