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四鹤步行街“微更新”,激发消费新活力
2025-05-12 09:16:06 作者: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肖练冰
|
近年来,延平的城市更新进入精细化阶段,有的街区通过改造工业遗存、打造影视剧拍摄打卡点等方式焕发活力,有的街区则更加“润物细无声”——延平四鹤步行街调整老街业态、创新小店经营、增设露天休息区……这些“绣花功夫”成为撬动消费升级的新支点。 延平区四鹤巷 老巷焕新颜 新场景带来新感受 初夏的阳光洒进延平区四鹤步行街,街头门店装潢上印有“延平”二字的麻糍店现场订单、外卖订单接连不断。街中一家开张不久的糖水铺子十分热闹,消费者纷纷排队与门店造景郁金香花圃合影。街尾三五家饮品店是青年休闲聚集地,许多青年人来此品饮聊天…… 这条步行街是延平的老街巷,曾经以老饭馆和街头小吃为主要特色,如今被一家家风格各异的新店铺、新场景“点亮”。时常“焕新”的场景吸引年轻群体到此休闲、聚会,还吸引来延游客到此“打卡”。“看网络攻略,四鹤步行街是来延平游玩不可错过的地方。”“五一”期间来延旅游的福州人梁宇说,四鹤步行街让她感受到延平满满的烟火气,她认为这儿是值得一来再来的老街巷。 “我们一家经常来这条街逛逛。它总能不时给我们带来惊喜。”延平市民黄女士说,四鹤步行街时常刷新的“颜值”,总能给他们带来新鲜感与“小确幸”,激发他们的购物欲。老街区悄然进行的“微更新”,让消费体验有了新的“打开方式”,也焕发了消费新活力。“这儿虽然是老街区,但烟火气足、人流量大。我们特地选在这打造新场景。”延平区四鹤街道紫芝社区党委书记、主任魏水珍说,今年年初,四鹤街道在四鹤步行街入口处增添霓虹灯等亮化、美化夜景,对墙体进行立面改造,融入“双剑化龙”“百合仙子”等南平元素,而这里也成为不少年轻人的新晋打卡点。 青年聚集地 舌尖新体验 新品激发消费热潮 “春江水暖鸭先知”,步行街的变化,人们的味蕾最先感知。 闽南风味的麻糍、四果汤,四川、成都的泡菜豆腐,云南、广东等地的新式茶饮……符合年轻人消费习惯与餐饮口味的商铺纷纷“落户”四鹤巷。有的主打“新潮”,也有的将传统味道“翻新”后端上街头,引来不少顾客消费。 “我们引导商家差异化竞争,打造自家个性化产品,既能吸引新顾客,也能留住回头客。”魏水珍介绍。目前四鹤巷美食品类丰富且新颖,正餐、甜品、饮料等一应俱全,能满足大部分消费者的需求,也有一些产品成为“爆款”,吸引了不少客流量。 在四鹤步行街拐角处,一家延平本地麻糍品牌创始店前,顾客排起了长队。“这些延平麻糍等下要‘坐高铁’了。”5日,市民梁宇说,福州的同事请她“代购”麻糍回去。 “有馅麻糍是闽南传统小吃,在闽南很受欢迎。但前几年在闽北却没有这类产品。”该麻糍店创始人叶华说,她在2023年市场调研时发现了这一消费需求与市场空白。延平人对糯米制品并不陌生,糍粑早已是许多市民心中的“心头好”。抓住这些,叶华对传统麻糍做了在地化调整:糯米外皮更细腻,馅料口味更多样。其后推出的青团,外形与延平传统艾粿相似。叶华解释:“我们想让延平人吃到熟悉的味道,同时又觉得有点新鲜感。” 这样的变化,不止于一家店面。“年轻化”的尝试随处可见:手作草冻搭配时令鲜果成为“清爽轻饮”;糖水铺子也在产品升级上动了心思,添加碳水、油炸小食等丰富餐单。 “这条街上的店总在更替。”一位受访商家回忆,不少同行品牌开了又关。但她的小店,凭借人均10元左右的客单价,让新的味道留在了延城人的舌尖。 糯米小吃、糖水甜品、咖啡奶茶等店铺在同一条街上比邻而立,每一位顾客的选择,都在推动着街区味觉的更新。而在步行街的商铺流转中,一个结论也在不断被证实:如果产品不变,思路不变,就可能被替代。 休闲好去处 洞悉新需求 把准县域消费“脉搏” 除了丰富舌尖上的味道、提升街边景观,人们的消费倾向也在发生微妙而深远变化。 从2023年开始,四鹤步行街消费休闲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店面多处“打卡点”、街边三两张休闲椅,就能激活街头消费新图景。慢吃、慢走、慢生活的消费氛围就在步行街的“微更新”中自然生长起来。 在四鹤步行街的更新过程中,诸如某记牛肉丸、某某麻糍等不少延平本地品牌与产品,推动着服务方式的更新。这里的商家不再盲目追求翻台率,更在意为消费者留下一种美好的消费感受,提高回头率。 对于某麻糍本土创始店、直营店扎根南平市并取得亮眼销售额的经营现状,叶华解释:县域消费的多数群体消费力并不弱,对新鲜口感、体验的追求也并不低。尤其是年轻人群体,只要能在口味、体验上真正打动他们,下沉市场的盈利空间并不比一线城市的小。 叶华提到:“小城市是‘熟人社会’,顾客之间的口碑传播速度更快,也更直接。”一个好口碑的本地品牌,能在口口相传中流传开来,积累稳定的回头客。她也会在年轻人更聚集的社交媒体上推介产品,以期取得目标客户的青睐。实时洞悉需求、及时更新口味,让本地品牌在街区“微更新”中拥有了更大的成长空间。 如今,麻糍的甜糯、草冻的清凉、牛肉丸的Q弹,还有夜市烤串、手冲咖啡……在延平都成为了寻常味道。 街区积累的每个微小更新,悄悄改变着城市的气质,也让更多本地品牌,在烟火气与人情味中嗅到更多商机。(张俣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