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闪光!延平中考优秀学子这趟北京研学之旅收官啦!
2025-08-01 11:24:30 作者: 来源:区教育局 责任编辑:肖练冰
|
7月25日,参加北京清北名校励志研学活动的优秀学生满载收获顺利归来,这也是延平区第三次开展北京清北名校励志研学活动,此次共有区属中学2025年中考前15名的优秀学生参加了为期五天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活动持续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强有力激发优秀学子树立远大理想、励志求学的斗志。 市委、市政府对延平民生事业,尤其是教育事业,倾注着深切的关怀,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延平调研指导,不仅从发展优势、工作方向上做指导,还从资产调剂、资金调拨、项目落地等方面给予支持。不断勉励延平区要从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大步迈向“优质均衡”。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下,在市区一体聚力赋能的新发展理念下,延平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第一目标,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增加教育投入,持续提高教育质量,教育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本次研学活动正是延平区大力推进教育工作的生动缩影。 21日,以“研学旅行促成长 学思践悟筑未来”为主题的北京清北名校励志研学活动正式启动。随后,学子们踏上研学的旅程。 22日,研学首站,学子们来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重温革命历史,聆听先辈故事,感悟人民军队在党的领导下由弱到强的奋斗历程,爱党、爱国、爱军的炽热情怀在学子们心中燃烧。 当天下午,学子们来到北京南平(延平)商会,与十位延平籍乡贤围坐一圈,乡贤们像邻家长辈般分享人生故事。“学习是打开更广阔世界大门最公平的钥匙,这份成长需要同学们倾注更多汗水,希望大家都能树立远大志向,在追逐梦想的路上脚踏实地,期待大家学有所成后,不忘故土、反哺家乡,用知识与能力为家乡的发展添砖加瓦。”商会会长上官登仁对学子们的寄语深情恳切。学子们抛出的“选科困惑”“专业前景”等问题,都得到了掏心窝的解答,直到暮色渐浓,讨论声仍未停歇。当晚,学子们走进鸟巢和水立方,感受现代建筑的磅礴气势,一天行程收获满满。 清晨的燕园涌动着青春的活力。23日上午,学子们开启北京大学研学之旅,北京大学教育学院22级硕博连读南平籍学子邱世琛、数学科学学院23级直博生延平籍学子周瑞松带领学子们游览燕园,沉浸式体验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氛围,并参观蔡元培像、未名湖、博雅塔等著名景点。随后,学子们与邱世琛、周瑞松及北京大学行政管理学院22级延平籍学子吴悠扬三位学长面对面交流,听他们讲述大学选择和北大的点点滴滴,心中的方向愈发清晰。这份共鸣在清华园同样热烈,学子们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邹仲苏、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2023级延平籍学子张博深的带领下,参观清华大学的大礼堂、图书馆等标志性建筑,“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的百年风华和卓越魅力给学子们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象,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这所顶尖学府浸润在时光里的学术底蕴与精神力量。 当日第三站,来到北京畅游公司参观寻访。畅游公司总裁、副总裁均为延平乡贤,学子们的到来受到热烈的欢迎。学子们在音频部和动作捕捉实验室里驻足惊叹,眼里满是好奇。在会议室,畅游公司校招经理袁旭能介绍游戏产业链、校招专业分布及文化数字传承与发展情况,公司政府事务部李龙一学长(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毕业)、延平籍程序开发工程师张明凯分享的成长经历,以及针对“如何处理好玩游戏与报考专业的关系”提出的见解,都让学子们受益匪浅。 24日,学子们齐聚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启穿越时空的历史文化探寻之旅。这座承载着中华民族厚重历史与璀璨文化的殿堂,成了生动的课堂。从远古时期的石器陶器,到商周的精美青铜器,再到各朝代的书画、陶瓷等艺术珍品,学子们在历史长河中穿梭,感受着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心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愈发坚定。 下午,对科学世界的好奇指引着他们走进中国科技馆,馆内丰富多样的展品与互动体验装置瞬间点燃了探索热情,复杂的物理原理、化学现象通过趣味实验和直观展示变得通俗易懂。在航天科技展区,学子们领略我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以前好多科学知识都只在课本上见过,今天居然能亲手摆弄这些装置,亲眼看到科学的奇妙,真的太震撼了!这也让我对以后的学习特别期待。”南平三中黄宜琳同学兴奋地说。 这份对科技的热情在随后的北京统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之旅中持续升温,这家由南平籍乡贤投资成立的企业,以创新成果与发展理念让同学们耳目一新。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学子们参观了软硬件适配中心、产品展示区,了解到国产软件在推动数字化进程中的重要意义,心中投身科技领域的种子悄然萌发。 数日研学转瞬即逝,学子们的脚步遍布北京多地,军事博物馆的红色教育、清北名校的学术熏陶、乡贤学长的经验分享、科技企业的创新探访……每一处都留下了他们求知的足迹。 星光不负赶路人,这些少年的脚步,已从延平的街巷迈向更广阔的天地,而他们心中的种子,正悄然发芽,终将在未来的某天,长成支撑家乡、照亮时代的栋梁。(游微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