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延平新闻网 > 新闻资讯 > 正文
闽江学院安敏利水质检测实践团队奔赴闽江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2025-08-01 16:26:53   来源:延平新闻网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闽江是福建省最大的独流入海河流,全长577公里,流域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一半,素有“母亲河”之称。作为福建省最重要的水系,闽江保障着全省40%经济总量的用水需求和1/3人口的饮水安全,在福建省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2025年7月24日至7月25日,闽江学院地理与海洋学院安敏利水质检测实践团队深入闽江流域,开展“河小禹”专项实践活动。团队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为指导,重点对闽江水体中抗生素及抗性基因污染状况进行系统调查。通过科学采样与专业分析,团队旨在为闽江流域新污染物治理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以实际行动助力福建省生态强省建设,推动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团队成员合影

千里奔赴,探寻闽江流域生态

7月24日,为了解闽江上游水质状况,实践队携带便携式水质分析仪,采样器等设备抵达位于南平市光泽县的闽江支流—富屯溪上游。实践队根据周边污染源情况确定采样点位,并根据不同监测指标(营养盐、抗生素与抗生素抗性基因)的需求规范采集样品,并现场测定pH、溶解氧和电导率,为深度解析闽江水体中营养盐和新污染状况提供支撑。

在现场调查中,团队成员发现河流水体呈绿色、无异味、不存在漂浮物,这得益于当地的严格监管与有效的治理措施,使河流保持着良好的生态状态。

图为实践队员采集水样与记录数据

青春远行,守护闽江绿水青山

7月25日,实践队赴南平市延平区开展闽江上游支流污染源调研工作。团队成员重点考察了建溪、西溪等主要支流沿岸的入河污染源分布情况,并通过访谈的方式,对两岸居民开展问卷调查。调研结果显示:近年来,在政府部门的有效治理下,溪流生活污染源数量明显减少。受访居民普遍反映,随着环保措施的落实,闽江水质和周边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通过此次实地走访,团队成员不仅收集到第一手调研数据,更切身感受到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实效,进一步深化了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认识。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居民

安敏利水质检测实践团队赴闽江源开展社会实践,既为源头水质保护送上专业技术“及时雨”,更让成员在躬身实践中汲取成长力量。从采样到检测的全流程参与,让大家真切触摸到水资源保护的现实意义—不仅深化了对“守护碧水”紧迫性的认知,更让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落地生根。

河流是大地的血脉,更是文明的根基。在本次“河小禹”社会实践专项活动中,实践队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重要理念为行动指南,用脚步丈量闽江两岸,以专业守护流域生态。从实地踏勘溯源摸清流域脉络,到科学水质采样掌握第一手数据,再到深入居民访谈倾听护水心声—实践队以多元举措织密生态守护网,用扎实行动为闽江的“水清岸绿”筑牢根基。“守护闽江,是责任更是使命!”队员们纷纷表示,将把此次实践的收获转化为持续行动的动力,以青春担当续写专业守护,主动扛起生态保护的时代重任,让青春力量融入闽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壮阔征程,为碧水长流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图为实践队员现场合照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