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南平市延平区委宣传部
承办:南平市延平区融媒体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延平新闻网 > 福建新闻 > 正文

厦门:十条举措 助力游戏名城焕发新活力

2025-08-29 17:59:37  作者:   来源:厦门晚报   责任编辑:肖练冰

十条举措 助力游戏名城焕发新活力

《厦门市促进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发布

厦门晚报讯(记者 张诗)在数字浪潮的推动下,厦门游戏产业不仅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更凭借创新之力与文化融合,在海外市场乘风破浪。昨日,记者从市工信局获悉,《厦门市促进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措施》)发布,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措施》从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健全保障支撑体系、打造友好发展环境三个方面,共提出10条举措,进一步推动厦门游戏产业出精品、增效益、提能级,焕新厦门游戏名城活力。

推动全产业链发展

支持开展游戏跨界融合 按发行投入最高补助500万元

厦门不仅支持科技应用创新,加快布局AI原生游戏赛道,还鼓励游戏出版机构扩大出版规模,推动游戏产业强链补链,支持开展游戏跨界融合。

其中,对游戏企业购买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的模型产品及服务开展游戏研发运营的,按照购买费用最高30%给予补助,每家企业每年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游戏发行企业按照年度发行投入最高5%给予补助,每家企业每年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积极布局游戏出海的企业,厦门将对境外参展、ESG等国际资质认证、信用保险费用,按规定给予补助等。

健全保障支撑体系

支持建设产业孵化中心等

引进紧缺人才最高奖励80万元

厦门将支持建设游戏企业服务中心、游戏产业孵化中心等,为游戏企业提供研发支撑、运营推广、游戏出海等服务,按照公共服务平台运营费用最高30%给予补助,每个平台每年最高100万元。

支持引进培育制作、策划、发行等游戏产业紧缺人才,按电子信息产业人才政策规定,给予最高80万元奖励。鼓励举办制作人大赛、开发者大赛等有影响力的专业游戏赛事活动,每个活动最高不超过300万元;对全国性赛事按照最高3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打造友好发展环境

完善机制确保政策有效落地

构建良性健康游戏版权生态

厦门将加强省市联动和部门协同,建立完善涉及游戏产业的工信、宣传、文旅、市场、税务等多部门参与的工作联系机制,确保涉及游戏产业的扶持政策有效落地衔接。同时,优化营商环境,支持行业协会、产业园区等组织设立知识产权维权工作站,提供版权宣传、维权援助、纠纷调解等综合服务,构建良性健康游戏版权生态。

链接

厦门产游戏频频“出圈”

厦门既是旅游城市,也是玩家眼中的游戏产业之乡。从这里走出了4399、吉比特等一批老品牌,也孵化出青瓷游戏、极致互动等一批新势力,向游戏行业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和人才。据统计,厦门游戏产业起步早,企业数量多,产业规模大,截至2024年,全市拥有动漫游戏企业近300家,网络游戏相关企业现存量达6894家,2024年规模以上游戏企业总营业收入超91亿元。

盘点近年来爆火的游戏,不少厦门企业的身影脱颖而出。例如,现象级的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引发了各界对游戏产业的高度关注,厦门翼次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作为《黑神话:悟空》制作方游戏科学的供应商,参与了鹤仙官、蜻蜓精、赛太岁、石敢当和双头鼠精等5个游戏角色的建模和材质渲染。这家企业专注于建模、动画、特效,已服务包括《王者荣耀》《斗罗大陆》等知名游戏在内的数百个项目。

吉比特的拳头游戏项目《问道》以古典小说《封神演义》为切入点设计。这个面世于2006年的游戏在2023年仍获得34亿元的流水,足以证明这款游戏的成功。

《叫我大掌柜》是延趣科技的一款国风模拟经营类手机游戏,自2020年发行以来,不断充实内容,迭代优化,成功吸引并留住了一大批玩家,被业界称为“古风黑马”。

此外,甚妙动漫已为近30部知名影视作品进行了后期三维制作。他们也参与了《王者荣耀》等游戏的制作。

近年来,乘着出海的东风,梦加网络、点触科技等更是将“中国故事”“厦门声音”带到海外。其中,梦加网络作为中国数字文化出海的头部企业,曾连续三年入选中国手游厂商出海收入30强榜单,推出《盗梦英雄》《苏丹的游戏》等多部优秀作品,全球用户有1亿多人,覆盖俄罗斯、南非、巴西、印度、土耳其等180多个国家及地区,产品累计发行20多个语言版本。

更多>>延平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地址:南平市延平区江滨中路461号
办公电话:0599-8807868   E-mail:ypqxcb@163.com  闽ICP备12013949号-2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4090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210017
延平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38603   举报邮箱:ypxw6161267@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闽公网安备 35070202100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