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南平市延平区委宣传部
承办:南平市延平区融媒体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延平新闻网 > 区直 > 正文

区委老干局:市区联动织就“银龄乐学”幸福图景

2025-09-28 10:58:41  作者:   来源:区委老   责任编辑:肖练冰

时值初秋,晨气微凉,延平区老年大学化剑阁校区的书画教室内已是人语交织、墨香四溢。“我学习国画几十年了,能有机会接受像杨老师这样专业大师的亲自指导,当真获益匪浅。”近日,在化剑阁新开设的杨家骥书画公益课上,80多岁的学员陈榕光正难掩兴奋说道,他的同学们大多都是头发花白,却个个神情专注,此时正围在授课的书画名家杨家骥老师身旁,不时发出阵阵赞叹。

“这次的杨家骥书画公益课是南平市老年大学与延平区老年大学自2025年实行联合办学以来推出的创新课程之一,虽然只有一个月,却得到了众多书画爱好者的欢迎。”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中,自今年春季招生开始,区老年大学有好几个班的报名都是“秒光”,年度招收学员达2779人、4578人次,规模更是创下历史新高,市区联合办学不到一年,热门课程“一座难求”已经成为校园中的新常态。

“市区‘一体化’办学模式通过统一招生与统一管理,不仅有效解决了学校资源优化配置问题,也是对构建普惠共享老年教育服务体系的进一步探索。”南平市老年大学四级主任科员林祥禹表示,市区合作办学进一步优化了校区布局和课程设置,尤其是今年创新打造的“基础普及+特色精品+前沿实用”课程体系,以满足老年学员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为导向,对接更加优质的师资力量,提供更趋丰富专业的课程设置,真正实现了市区两级的优势互补。

“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课堂,更是老年人展示自我、实现价值的精神家园,让每一位老人都能享有更加充实、更有品质的晚年生活,这也是我们的办学目标。”老年大学负责人表示,文化养老服务不应该只停留在传统概念层面,还应当延伸到老年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切实转化为他们触手可及的生活陪伴与精神滋养。

像是今年合作开设的“智慧助老”公益课堂,就因为对手机软件、手机摄影、短视频制作等数字化技能的教授,帮助老年群体更好地跨越“数字鸿沟”,享受智能科技发展成果,从而获得了学员们的热情追捧。还有通过举办首届老年大学“好声音”歌唱比赛、“银龄风采·最美课堂”短视频征集大赛等一系列高品质活动,不仅极大激发了学员们的参与热情和创造力,还打造出了专属于学校的品牌活动名片,向社会生动展现了新时代老年人昂扬奋进、多姿多彩的精神风貌。

“老年教育资源不仅要建优建强,也要积极向基层下沉,确保优质学习资源触手可及,让更多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年大学的主管单位区委老干部局负责人告诉笔者,延平区委、区政府对此次的联合办学给予了极大支持,不仅专门划拨财政资金用于改善教学设施与环境,而且主动协调各方资源,为学校拓展教学场地、引进优质师资、对接社区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今年秋季学期,区老年大学在江南、世华两个社区设立的教学点已正式启动,通过创新推出“学校+社区”模式,打造“家门口的老年大学”,不仅解决了部分老人“上学远”难题,更是有效提升了社区的养老服务能力,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夕阳西下,又是一天课程结束,老人们正依依告别,相约明日课堂,在这里,学习不再是为了求职或晋升,而是为了更加充实和快乐的晚年生活。未来,延平区将继续在完善合作长效机制、开发“学养医旅”融合新课程、加快社区教学点布局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丰富“文化养老”时代内涵,努力将区老年大学建设成为老年朋友们的“精神家园、学习乐园、幸福家园”,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平篇章贡献更多银发智慧与力量。

更多>>延平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地址:南平市延平区江滨中路461号
办公电话:0599-8807868   E-mail:ypqxcb@163.com  闽ICP备12013949号-2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4090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210017
延平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38603   举报邮箱:ypxw6161267@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闽公网安备 35070202100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