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南平市延平区委宣传部
承办:南平市延平区融媒体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延平新闻网 > 媒体聚焦 > 正文

当街贩卖国家保护动物,可真“刑”

2022-02-22 10:29:49  作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肖练冰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2月20日报道,近期,云南昆明警方接到举报,疑似有人当街售卖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国瘰螈。民警来到现场时,水箱里的中国瘰螈,10元一条叫卖,已卖出30余条。据嫌疑人张某交代,中国瘰螈是他从外地购买运到昆明的。眼下,张某因涉嫌非法出售濒危野生动物正在接受进一步调查。相关话题随即引发舆论热议。

《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规定:“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尽人皆知,国家重点打击贩卖国家保护动物行为。张某当街叫卖,不可不谓“胆大包天”。就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张某想必逃不了相应的刑事责任。只是,背后问题倾向也令人深思。

张某这次叫卖的中国瘰螈不到100条,每条10元,不扣除成本,满打满算最多牟利1000元。但他可能想不到,为此可能遭遇数年牢狱之灾,并留下案底,“性价比”未免太低。亦不妨猜想,他从外地进购的价格更低,上游卖家承担的违法风险更大。试问,这支贩卖链条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就那么“不值钱”吗?

当然,国家保护动物的珍稀价值不由市场叫卖价格决定。张某需承担的违法责任,也不是用一句“不知者无罪”便能轻易开脱。不过,我们在讲究严格执法的同时,也应当讲究预防为先,避免无知人士落入违法深渊。假设,张某在贩卖之前便有人提醒和引导,督促他及时上交警方,或有机会降低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关于中国瘰螈,恐怕许多观众都叫不全它的名字,更别说知悉它的珍稀价值。且回顾这几年的同类新闻,有人因贩卖自家饲养的鹦鹉被罚,有人因砍伐自己种下的树木被罚,还有人因贩卖自己捡拾的蛇类被罚。这些案件之所以成为热点新闻,在于许多人与涉案人员一样,对国家保护动物一知半解。在张某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己的“无知”。

我们一方面还是得从严打击贩卖国家保护动物的违法行为;另一方面,或应当持续展开普法工作,在偏远地区以及城镇市场定期展开科普宣传,组织人员系统讲解如何识别国家保护动物,帮助老百姓了解贩卖国家保护动物的风险,避免无意间伤害野生动物,远离牢狱之灾。(严奇)


更多>>延平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地址:南平市延平区滨江中路461号
办公电话:0599-8807868   E-mail:ypqxcb@163.com  闽ICP备12013949号-2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40901号
延平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38603   举报邮箱:ypxw6161267@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闽公网安备 35070202100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