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工商联:联合延平区上海商会共谋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新篇章
2025-02-13 10:20:17 作者: 来源:区工商联 责任编辑:肖练冰
|
为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迎宾客引人流 促消费促发展”工作部署,近日,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联合延平区上海商会组织上海中信资产、上海中山医院、上海港务集团和上海官正建设集团等企业宾客赴延平开展实地考察调研,聚焦当地农文旅融合、绿色产业升级、生态经济转型等领域,推动延沪两地资源对接与深度合作。考察团一行先后考察了赤门乡、王台镇、大横镇、溪源峡谷、南平港洋坑码头和炉下镇,深入挖掘延平区高质量发展潜力,助力乡村振兴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赤门乡:农文旅融合赋能“百会联百村” 在赤门乡,考察团参与了一场意义非凡的“迎新春、品茶韵,叙乡情、话振兴”活动。活动中,赤门乡党委书记罗文炳详细介绍了赤门乡的发展状况,包括农业产业规模、特色农产品种类、基础设施建设成果等。上海商会会长陈乃端不禁感慨道:“想不到赤门乡还有这么好的地方!山清水秀,人文气息浓厚,真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宝地。”“可以依托千亩洋面田景观打造农旅融合示范区,配套发展民宿、研学等业态。”宾客代表们纷纷立足各自行业领域提出建设性意见。上海商会常务副会长陈志宇表示:“将依托‘百会联百村’帮扶机制,重点推进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通过上海市场渠道对接、电商平台搭建等方式,助力赤门农产品等拓宽销售半径,激活乡村内生动力。” 王台镇:科技特派员引领“绿色金库”升级 “王台镇以‘绿色金库’生态林业闻名,近年来依托科技特派员制度,发展百合花特色种植、现代化奶牛养殖等新兴产业。”王台镇镇长王国钟一边陪同考察团参观杉木丰产林、杉木王,一边介绍着当地的林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企业引进和产业升级等情况。随后,考察团走进百合花基地和生态牧场,了解科技赋能农业的实践成果。此行,上海宾客代表对冷链物流合作、高端花卉市场开拓表达了浓厚的兴趣。 大横镇:产业园区布局锚定产业集群 在大横镇,考察团聚焦新材料、机械制造等主导产业,参观了延平区工业综合服务中心以及多家高新技术企业,考察了福建竹哈哈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在建工程项目,调研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科技创新成果与招商政策。大横镇镇长陈国明介绍,在市委市政府关心下,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园区以“延链补链”思路打造产业集群,未来可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同行宾客们对延平绿色产业园区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表示将积极寻求与园区企业的合作机会,将结合当地土地、交通优势,探索设立区域分厂或研发中心。 溪源峡谷:生态旅游撬动“绿水青山”经济 溪源峡谷凭借原始森林、瀑布群和道教文化遗存,成为延平生态旅游新地标。考察团建议引入沉浸式文旅体验项目,开发研学游、康养游等新业态,并借助上海文旅资源扩大客源辐射,推动“生态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南平港洋坑码头:内陆大港通江达海 作为闽北唯一内河港口,洋坑码头“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引发关注。考察团详细听取了港口生产经营部主任杨力关于港口的运营情况和未来发展规划,认为可以充分利用南平港的区位优势和物流通道建设,联动上海港、宁波港构建多式联运体系,降低闽浙赣区域物流成本,并表示愿意为南平港的物流运输和贸易往来提供更多支持,助力延平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炉下镇:答好“炉下之问” 迈向生态转型 炉下镇镇长胡奕斌一边陪同考察团考察当地的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一边介绍道:“过去炉下镇的生猪养殖,一度成为当地百姓的主要生计,村民的腰包鼓了,环境却遭到严重破坏,如今通过全域生态治理,科技特派的助力,转岗转产的政策支持,转型发展循环农业、绿色工业和乡村文旅。”上海宾客们对炉下镇依托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品牌的做法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并表示愿意为炉下镇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延沪携手 共绘发展蓝图 此次考察中,考察团一行与延平区达成多项合作意向,涵盖产业投资、消费帮扶、人才交流等领域。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工商联党组书记陈礼灿表示,将以此次对接为契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速项目落地,谱写“延沪协作”新篇章。延平区上海商会亦表示将充分发挥桥梁作用,推动更多资源向延平集聚,助力延平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余继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