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南平市延平区委宣传部
承办:南平市延平区融媒体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延平新闻网 > 乡镇 > 正文

赤门乡:“耕护夕阳”绘就特殊群体丰收新图景

2025-06-03 11:03:54  作者:   来源:赤门乡   责任编辑:肖练冰

赤门乡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乡村振兴工作部署,深植本土实际,将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成服务群众的“前沿哨所”。通过精心构建“村站收集、乡所统筹、服务队响应”的志愿服务闭环,积极探索志愿服务与新质生产力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在乡土大地上奏响温暖而奋进的时代乐章。

为精准捕捉群众需求,赤门乡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基层触角作用,组织志愿者常态化走访摸排,同时借助民情意见箱、线上沟通群等多元渠道广泛收集“服务订单”。在细致入微的走访调研中,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敏锐洞察到,辖区内老困贫群体在农业生产中面临困境。面对劳动力短缺、技术陈旧的双重枷锁,传统农耕方式让他们在田间地头举步维艰,曾经承载希望的土地,如今却成了沉重的负担。

为破解这一难题,赤门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携手乐民农机合作社,整合双方资源优势,组建起专业的“耕护夕阳”志愿服务队。依托“群众下单,我们接单”的高效点单派单服务机制,将现代化农业科技深度融入志愿服务,为老困贫群体的农业生产筑牢坚实“后盾”,让科技之光温暖每一寸土地。

赤门乡苦竹洋村的60多岁的陈国定,便是受益这项暖心服务的生动缩影。家中的三亩玉米地,曾是全家生活的希望源泉,如今却因其本人精力有限,家人疾病缠身,在耕种时节成了难以逾越的高山。每到农忙,他只能在照料家人的间隙,拖着疲惫身躯,佝偻着背在田间艰难劳作,翻土、播种。今年玉米播种前夕,身心俱疲的陈国定怀着忐忑与期待,向乡里发出了求助信号。

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接到陈国定的“订单”后,迅速启动点单派单机制,与“耕护夕阳”服务队紧密协作。服务队闻令而动,依据玉米地的实际状况,调配性能卓越的旋耕机赶赴现场。作业当日,旋耕机的轰鸣声在田野间回荡,坚硬的土地在机械的高效作业下,逐渐变得松软平整。短短半日,三亩玉米地的开垦工作便圆满收官。望着焕然一新的土地,陈国定眼中泪光闪烁,那是对生活重燃希望的感动,更是对社会关爱的深情回应。

“耕护夕阳”服务队的守护贯穿农业生产全程。播种后的每一个生长节点,都有他们忙碌而坚定的身影。丰收时节,收割机穿梭于金色麦浪,以高效作业奏响丰收赞歌;病虫害防治时,无人机轻盈翱翔于田间上空,精准喷洒农药,既大幅提升防治效率,又降低农药使用量,绘就绿色农业新画卷。截至目前,服务队已为全乡数十位老困贫群体送去关怀,服务土地面积累计达数百亩。

展望未来,赤门乡将持续深耕“耕护夕阳”志愿服务模式,不断拓展服务边界,让更多群众沐浴在志愿服务与新质生产力融合的温暖阳光下,奋力书写乡村振兴的壮丽新篇章,让希望的田野焕发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林嘉雯)

更多>>延平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地址:南平市延平区江滨中路461号
办公电话:0599-8807868   E-mail:ypqxcb@163.com  闽ICP备12013949号-2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4090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210017
延平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38603   举报邮箱:ypxw6161267@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闽公网安备 35070202100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