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门乡:千名游客赴赤门赶“丰收集” 武夷百村实践书写文旅融合新篇
2025-10-10 10:00:49 作者: 来源:赤门乡 责任编辑:肖练冰
|
金秋时节,稻菽飘香。为深化“武夷百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理念,激活乡村文旅经济活力,“双节”期间,由赤成实业有限公司与赤门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策划的“山水赤成·田园丰收宴”活动在赤门乡顺利开展。活动以农耕体验为核心,创新打造沉浸式乡村体验场景,吸引逾千名游客参与,有效推动文化传承与乡村经济双向发展。 创新场景搭建,打造一站式乡村体验体系 本次活动突破传统乡村观光模式,以赤成实业及周边区域为核心,构建“田园体验综合体”,科学划分七大特色活动区域,全面覆盖农耕劳作、文化互动、美食品鉴等多元需求,形成闭环式游憩生态。 “从福州开车过来不到两小时,没想到这儿规划得这么贴心!”带着老人和孩子来参加活动的陈先生,正领着家人在休憩节点歇脚,手里还拿着活动导览图,“本来担心老人走不动、孩子到处跑,结果逛下来觉得动线很顺,沿途随时能歇,刚还在旁边美食品鉴区给孩子买了现做的油饼,省心多了!” 针对家庭客群为主的参与特点,活动特别设计“主题环线+休憩节点”游览体系,主线串联各功能区,保障游览动线顺畅,沿途设置有休憩空间,兼顾老人、儿童体力需求,切实提升游客体验感与参与度,实现“深度体验、轻松游览”的活动目标。 深耕农耕文化,沉浸式体验成活动核心亮点 农事实践板块作为活动核心内容,凭借强互动性与文化性成为游客首选。在水稻示范基地,专业农户现场指导游客使用传统农具,完成收割、脱粒等农事环节,让参与者直观感受“稻从田间到粮仓”的全流程,深化对农耕智慧的认知;百香果园内,游客通过观察生长、亲手采摘、DIY饮品的体验链条,了解黄金百香果种植知识,在亲子协作中收获乐趣;蔬菜种植区提供环保采摘工具,游客现场采摘新鲜蔬果,亲身感受“从菜园到餐桌”的新鲜体验,进一步拉近与乡村生活的距离。 作为中秋特色民俗环节,传统博饼活动区始终人气爆棚。工作人员为游客讲解博饼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寓意,大家围坐桌边,手持骰子掷出清脆声响,“状元”“对堂”等奖项的角逐中,欢声笑语不断,既让游客沉浸式感受闽地中秋民俗魅力,也传递出团圆和谐的节日氛围。活动现场还通过展板展示、志愿者讲解等形式,宣传移风易俗新风尚,倡导文明过节、节俭办事等理念,让游客在游玩中潜移默化接受新风熏陶。 “这里既能带娃学知识,又能体验农家生活和传统民俗,比去景区挤着舒服。”参与活动的城区游客李女士表示,这类沉浸式乡村体验为家庭假期提供了优质选择。 激活乡村经济,持续推进“武夷百村”品牌建设 本次活动为期两天,累计接待游客1000余人次,直接带动当地餐饮、农产品销售等消费领域增收约5万元,有效将赤门乡生态资源与农业优势转化为经济动能,让村民切实享受文旅发展红利。 下一步,赤门乡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武夷百村”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进一步挖掘本地生态、文化、农业资源潜力,策划推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乡村体验项目,着力提升乡村文旅吸引力与竞争力,推动美丽乡村实现“引客来、留客住、促增收”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林嘉雯) |